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

ID:39858716

大小:19.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3

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_第1页
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_第2页
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从文学作品本文层次的角度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可分为文学话语层次、文学形象层次、文学意蕴层次三个方面。在这段话中,笔者谈到了这三个层次的关系:文学形象出自文学意蕴的营造,文学话语表明了作家所写的文学形象。要想说清文学作品的意蕴就要运用文学形象,同样,要想说清文学形象就要运用文学话语。前面说到,文学话语勾勒文学形象,所以通过分析话语便可了解文学形象

2、;文学形象的描写来源于文学意蕴,所以通过分析形象便可品味文学意蕴。意蕴借形象生发,形象凭话语表达。可见文学作品的三个本文层次虽有所区别,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对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作用巨大。4、“……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结合这句话谈你对文学创作过程中艺术构思环节的理解。答: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

3、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成语“胸有成竹”出自苏轼的这句话,苏轼在观察真实生长的竹后,在头脑中生成、记忆竹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苏轼必然融入了自己对竹形象的理解与感受,这时的“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便有了不同。最后,“胸中之竹”变为“手中之竹”,将脑海里的艺术形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画家涌动的激情凝聚在落笔的一霎那,纸上的竹最终成熟,画家的情感与竹交融合一,“手中之竹”便具有了蓬勃的生命力。5、“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4、》)从抒情性作品中景、情关系的角度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艺术意境”。王国维所说的景语是作者用以写景状物的语言,情语是指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语言。在抒情性作品中,作者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传达出内心抽象、不可名状的思想感情,在文学世界里,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可为作者传情达意,这便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另外,作家在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总是不断追求意境的浮现,作家以心灵映射世间庞杂的万象,表现的确实作家主体的生命情调与自然景象胶着互通的绝妙意蕴。看似写实实在

5、在的景,其意境却犹如绕梁余音不绝如缕,这便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之妙。6、“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结合这句话谈你对“悲剧”本质内涵的理解。答: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在某种进步的思想、正义的事业、合理的要求而进行不屈的斗争中,遭受巨大的不幸,以失败或毁灭结局,从而激起观众的崇敬、惋惜和同情,产生一种深沉悲愤的情感,这类戏剧称之为悲剧。悲剧将一个个正面人物的人生打碎,随着尖锐的破裂声观者感受到的必将是悲痛、扼腕与反省,但在一地的命运、性格、伦理道德碎片中观者又重新建构起对正义力量的认识

6、。由此看来,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起到了鼓励人们为消除悲剧根源,从而顺应历史必然规律作斗争的巨大社会作用。37、“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结合这句话,谈你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理解。答:文学创作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郑板桥画竹也是如此:“晨起看竹”看的是“眼中之竹”,竹叶在薄薄雾蔼之中颤动,露水在青翠的竹节上凝结,郑板桥由此

7、产生强烈的创作动机,这是发生阶段。通过观察真实的竹,郑板桥将竹的形象记于心中,在反复揣摩中融进了自己赋予竹的情感与精神寄托,竹的形象通过他的梳理、提取、加工已是“胸中之竹”,它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生长的竹,虽外形相似但神韵大有不同,艺术构思已经完成。在强烈的创作冲动下,郑板桥“磨墨、展纸、落笔”,终于进入创作的物化阶段,把心中的希冀通过画笔落在纸上,一下笔却又不是“胸中之竹”——在技法、物质条件的限制下,“手中之竹”也变了相,但它凝聚了画家的积淀与激情,由此又爆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2、“‘红杏枝头春意闹’

8、,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人间词话》)从意境的角度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文学意境的特征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三个方面。“红杏枝头春意闹”写的是春日里袅娜枝条上的鲜艳红杏簇簇盛开,不禁令人想到这朵朵杏花如同穿着红衣的孩子在阳光下嬉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写了春夜望月时的惬意之美,天上稀疏的云像是被撕破的棉,皎洁的月从这云里露出来,而地上的花枝随风摇摆、绞碎了纸窗上的光影。首先,两句古诗景中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