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

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

ID:39907931

大小:10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14

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_第1页
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_第2页
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_第3页
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_第4页
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标推荐古诗词赏析(32首)一、(19)《观沧海》1、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2.头两句“(观)”字统领全篇。三四句一个“何”,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惊讶、赞美)的感情。3、解词:临:登临何:多么4.中间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5.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课程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

2、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C.每章都有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文的主旨。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6.哪些诗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的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7.“东临碣石”的目的是(以观沧海)二、(20)《饮酒》1、作者是(晋)代的(陶渊明)2.诗中的物我两忘、超然神韵的千古流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此”指作者的隐居或田园,“真意”指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4.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C.前四句和后四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5、诗人归隐之后,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悠然自得的心境。6、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

4、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相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作者通过展现这样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归隐之后的那一份恬静、闲适、惬意的情怀以及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7、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图画?远望南山图、徜徉篱下图、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晚霞掩映图、悠然自得图8、诗中无一字写酒,无一笔画饮,为何题目为〈〈饮酒〉〉?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题为“饮酒”,原序说这些诗都是醉后写的,所以总题为“饮酒”,其实,作者在饮酒之后,醉眼迷离,心中多少有些快意,暂时忘却并远离自己

5、在现实中的烦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大自然的纯洁、闲适、恬美融合在一起,眼睛里都是美的色彩、美的景物,山、鸟、花、霞、人交互相爱,亲切自然。9、诗中问答妙趣盎然,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三、(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作者是(王勃)他和(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2.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城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14-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C.海

6、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样哭鼻子,摸眼泪。4.有唐代陆龟蒙的“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你会想到本诗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5.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它一改过去送别诗中那样黯然消魂的情调,而代之以积极、健康的感情,给

7、人的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原因。)6.这首诗之所以成为送别诗的上乘佳作,就在于(一扫离别怨恨,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7.本诗中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意思相反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请你再写出任意的送别诗句。例: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流马行处。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9.第(1)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2)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10.最后两句表达作者(

8、宽阔豁达)的胸襟。11.“风烟望五津”中的“望”字好在哪里?[从长安城实际上望不见“五津”,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它使人感到气象开阔。既然五津风烟在望,则此行并非送别,不必为离别而悲伤。]四、(22)《次北固上下》1、作者是唐代的诗人(王湾),“次”的意思是(驻扎)2.“风正一帆悬”的“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