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论文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论文

ID:39917326

大小:79.2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15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论文_第1页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论文_第2页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论文_第3页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论文_第4页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摘要: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文件,结合近期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中小河流现状,本文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原则以及中小河流治理评价准则,进行了中小河流治理关键技术探讨,评析了中小河流治理中纵横断面的设计原则,旨在恢复中小河流生物多样性生境基础,在安全性基础满足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修复中小河流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关键字:中小河流;治理;评价准则;生态修复一 引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宣示了未来工作的重心,其中“环境”、“生态”、“水利”成为重中之重,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

2、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纵观历史,河道的产生、发展、演变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根据河道演变的自然规律进行整治,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始状态下,河流有足够的宽度,有深槽、有浅滩、有台地,河道两岸或宽或窄都有滨水植物缓冲带。由于人类活动的延伸,目前国内中小河流存在着退化以及山洪灾害日益加剧的态势,进行中小河流

3、治理必不可免,但是,要从河流本身的自然规律出发,坚持生态水利建设,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过渡,本着保持河流水体与河岸的连续性,保持河岸植物群落多样性、增进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化、保持河岸带功能延伸化,延续河流的健康生命。二 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1)缺乏系统的治理,防洪标准偏低经过历代的治理,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的大力治理,现在全国大江大河的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但是,全国绝大多数的中小河流由于种种原因治理滞后,以致于大雨大灾

4、,小雨小灾频繁发生。目前全国大约有2/3的中小河流缺乏治理,防洪标准低于20~10年一遇洪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2)洪涝灾害频繁,人员伤亡严重据统计,一般年份中小河流的水灾损失占全国水灾总损失的70%~80%,近10年来水灾的死亡人数中有2/3以上是发生在中小河流的洪灾中。(3)管理薄弱,河流规划和整治的前期工作滞后由于有法不依,疏于管理,河道乱采沙石,乱弃渣,乱弃垃圾,以及违章建筑屡见不鲜。由于重视不够,前期工作缺乏资金安排,治理规划工作滞后,整治项目勘察设计滞后。(4)未注重河流系统性作用中小河流治理应遵循自然演

5、变规律治理,该弯宜弯,采用多样化的水流结构及河道形状,尽可能的采取复式断面,尽量采取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进行整治,为河流沿岸动植物生存提供栖息地,同时也为河流系统间能量流动提供基础平台,为河流水质自然净化提供基础保障。(5)投入不足,治理任务艰巨长期以来中小河流的治理资金主要靠地方政府,特别是“两工”群众投工投劳,在“两工”取消后,中央和地方的资金未能安排,出现了资金缺位造成的停滞,现在治理的任务艰巨。(6)经济发展,与河争地问题突现由于缺乏统一的治理规划,各部门各行业各行其是,水主管部门又疏于水法赋予的执法管理,以致形成违章工

6、程侵占河道行洪断面,灾害损失不断加大。(7)防灾意识不强对不适宜人居住生存条件的山区、河滩地的居民没有实施异地搬迁安置工作,增加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难度。2、中小河流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分期实施,注重实效;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三 中小河流治理评价准则及治理技术研究1、中小河流治理评价的准则中小河流治理评价的准则包括社会合理性、生态合理性、环境合理性、操作合理性四个方面。(1)社会合理性指标:选取工程抗冲性、工程耐久性、工程景观效果、工程亲水效果

7、、休闲娱乐服务功能等5个指标。工程抗冲性:治理工程能否抵御较强的水流冲刷,维护河道相对稳定,不出现大量岸坡崩塌现象,保障当地防洪安全。工程耐久性:治理工程应该具备一定的耐久抗老化功能,耐水耐气侵蚀,不至于治理工程实施后进行重复性维修工作。工程景观效果:治理工程实施后河道是否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即治理工程实施后河流自然度高,能够较快形成植被丰富、结构完整、生物种类和水体形态多样性高的近自然驳岸。工程亲水效果:治理后河道是否具有良好的亲水效果,如河岸是否设置缓坡、沙滩,居民是否可以直接入水、戏水,可以进行水上活动等。休闲娱乐服务功

8、能:治理后的河岸可否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功能,提升宜居环境。(2)生态合理性指标:选取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空间丰富度、流速分布多样性、滨河植被生长条件、生物通道通畅度、生态系统受干扰度、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等6个指标。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空间丰富度:主要考虑水生动物栖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