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

ID:40108912

大小:282.8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21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_第1页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_第2页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_第3页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_第4页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景抒情诗的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景抒情诗的鉴赏双沟中学一、懂诗:即能够正确理解诗的“是什么”的问题(例如,作品的题材是什么?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1.认真体会诗中重要词句的作用。如,对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中“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的意思是__,“幽居”的意思是_________。“少邻并”中的“少”是____的意思,“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__________。写僻静的居处邻舍稀少不违背诺言2、确认题材是属于哪一类:(1)咏物言志;(2)边塞征战诗;(3

2、)托物言志;(4)写景抒情;3.确定作品抒发的情感属哪一种?体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抒发的是______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抒发的是_______;“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抒发的是_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抒发的是_______;等等。亲情友情爱国情热爱自然之情二.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体会作品的种种妙处。1.品味语言,比如典雅、华丽、含蓄、平易、清新等。2.体会作品的表现手法、组织手法.修辞手法、用典手法等。3.认识作品的风格,体味作者鲜明的个性特征。三.懂自己。对于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

3、、可以任选角度的题目,知彼的同时也要知已,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作答。一、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句子理解)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70字左右)(综合评价)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

4、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2、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答: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三、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答: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

5、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四、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读上面的诗,说说“独”字的妙处所在。诗题“独坐”,一“独”字为全诗的抒情和描写定下了基调,但首句却用一“众”字开头,然后从众到“尽”,第二句再转出“孤”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心头上无限孤单寂寞的思潮。最后鸟飞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独,与作者同病相怜,共处寂寞之境。这样不仅把敬亭山写活了,也鲜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独”运。五、旅夜抒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6、,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请说说这首诗情景交融的艺术:诗的前四句写自己旅途所见,创造出一个雄浑壮郁的意境;后四句是面对这壮阔宏伟的月夜江流图和目前自身的处境抒发感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凝聚着、浓缩着诗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平。诗的情景交融得妙合无痕,突出了一个忧叹身世而又未肯忘记壮志的孤苦伶仃的诗人形象.六、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的写法。(变题:“僧敲月下门”

7、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中间两联重在,首尾两联都间接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变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衬托写景、叙事隐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