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金《家》中三兄弟不同性格特征

浅谈巴金《家》中三兄弟不同性格特征

ID:40117391

大小:37.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21

浅谈巴金《家》中三兄弟不同性格特征_第1页
浅谈巴金《家》中三兄弟不同性格特征_第2页
浅谈巴金《家》中三兄弟不同性格特征_第3页
浅谈巴金《家》中三兄弟不同性格特征_第4页
浅谈巴金《家》中三兄弟不同性格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巴金《家》中三兄弟不同性格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一、懦弱妥协的觉新二、中庸性格的觉民三、幼稚叛逆的觉慧参考文献【摘要】巴金的《家》描写了在四川成都高公馆内,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庭,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在弟兄三人中,大哥觉新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他在家中是个暮气十足的少爷,对自己的理想愿望无法作主,对家庭中长辈的责难疲于应付;而在与弟兄们在一起时,是个受“五四”影响的新青年,也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接受新观念,最后协助三弟兄成功逃离家庭。二哥觉民较为中正的性格,他具有进步的思想,能有理有节从封建家长手中争取自己的幸福。三弟

2、觉慧与两位哥哥相比,是较为单纯幼稚而又大胆叛逆的进步青年,他敢爱敢恨,最终摆脱了旧家庭的束缚,到了“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的“未知的大城市去。”本文分别对三兄弟的不同性格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关键词】巴金《家》三兄弟性格特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热情,有进步思想,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巨匠之一。《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第一部,他从1931年问世以来,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家》写的是“五四”时期一个封建

3、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过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是高家觉字辈的一代。他们三人同是出自长房,父母双亡,只有继母周氏带领他们过活,就是这样的一母同胞的三兄弟却有着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作为大哥的觉新虽然也受到“五四”新思想的洗礼,但封建观念的枷锁始终禁锢着他,因此他只能是旧礼教的牺牲品,旧“家”的守墓人;而二哥觉民就有所不同了,他不像觉新那样逆来顺受,而是敢于从封建家长手中争取自己的幸福,终于使老太爷在临终前对觉民说:“冯家的亲事不提了。”在腐朽的家庭里,代表着一种进步的青春力量;三弟觉慧叛逆大胆,充满青春活

4、力,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第一个冲出家庭牢笼。那么造成这三种不同的结局的根源何在呢?我认为就在于他们三人迥异的性格,本文就对他们三兄弟的性格发表我的一点看法。一、懦弱妥协的觉新作为大哥的觉新是一个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每天与两个弟弟在一起阅读新的书报,讨论着书报中论到的各种问题。他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慧,品学兼优,是父母宏爱的“宁馨儿”,“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对化学很感兴趣,打算毕业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继续研究,还想到德国去留学”,与梅表姐真心相爱,并且想象她就是自己将来的妻子。但

5、是“长房长孙”的地位使他过早地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断送了他继续书深造的前程,扼杀了他与梅的爱情,又先后夺去他爱的梅和瑞珏的生命,他痛心、流泪、苦闷,恨自己是个懦夫,但是却软弱顺从,采取委曲求全,敷衍妥协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以顺应大家庭的环境。他憎恨残暴,向往自由,但又恪守教道祖训,不敢反抗专横的长辈,并对旧家庭心存留恋,抱有幻想,他具有双重的思想,双重的人格:既是旧制度、旧势力的捕获物和牺牲品,又时不时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旧制度、旧家庭的维护者。他把《新青年》的理论和自己所处的大家庭

6、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在一起,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自己也不觉得矛盾。虽然时常受到两个兄弟的责难(称他为“作揖主义”的拥护者),但也依旧读着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就这样,他和两个兄弟在一起时是一个新青年;但在旧家庭中他又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人的性格受一定的思想、意识、信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是通过环境和教育结合个人需要的积极活动得以实现的。觉新主要活动是在“家”里,作为社会初级群体,“家”对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人的行为的形成具有极为深远

7、的影响。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正是通过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环境作用于觉新的。他唯唯诺诺、虔诚地信奉着“作揖主义”。他渴望婚姻自由,想与自己心爱的梅表姐结婚,但当父亲用抓阄的方式使他失去自己的恋人时,他“没有反抗的思想”,采取“不抵抗主义”,委曲求全,父亲的安排,他没有反抗,只是回房蒙头大哭一场,便顺从地与瑞珏完了婚。他有求必应、疲惫地支撑着那个腐朽的家。这了父亲的遗命,便把扶助弟妹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高家非要我来撑门面”。温情脉脉的孝道亲子之家的“新政”,就使觉新自觉地套上封建礼教的枷锁,

8、使他自愿为家庭牺牲自己,把封建论理道德视为生活的自觉理念。唯封建家长之命是从,而且以此律人。当祖父死后,陈姨太无端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孩子,觉新虽然觉得这有如“晴天霹雳”,但他却还是不能按自己的意愿保护她,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反抗,对长辈的话,从来不说一个“不”字。他将自己的爱妻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听着她生孩子时痛苦的呻吟却不能进房探望,知道妻子因难而陨逝却不能见她最后一面,只是痛苦的忍受,他的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