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能量流动说课稿

【9A文】能量流动说课稿

ID:4018100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24

【9A文】能量流动说课稿_第1页
【9A文】能量流动说课稿_第2页
【9A文】能量流动说课稿_第3页
【9A文】能量流动说课稿_第4页
【9A文】能量流动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9A文】能量流动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息县三高王玺2012.12.1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上六个方面阐述本节课: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苏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课标要求为分析水平。本节内容是以食物链、食物网及细胞能量供应与利用等知识为基础,又为物质循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知识认知水平,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

2、程(重点)。·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重点)。【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加以分析,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计算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分工与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注重生态学理念的提高,同时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站在生态道德的角度,关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节约粮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一、重点难点按着新课标要求,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3、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教学难点】:·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加以分析,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运用及计算能力二、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完成三维教学目标,针对我校学生学情,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程序得以简化为“提出问题→探索引导→自主解答→矫正强化”。并借用多媒体、教具等进行辅助教学,力求使知识更为形象直观。三、教学过程根据“引导探究”的教学流程,课堂设置了如下几个环节,具体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首先为学生展示一张图片。以鲁宾逊漂流记为背景,假如你流落到一个荒岛,你带了1只鸡,15

4、斤玉米,为了生存的更久,你将采用哪种生存策略呢?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再吃鸡。3.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通过短暂的思考,学生给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到底哪一种是最合理的呢?这样联系生活的情景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为本节课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通过理论的学习很难让学生透彻理解。因此,在这个环节,我利用教具引导学生动手探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到这句话,学生很容易写出树→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我们以这条食物链为例来分析能量流动的

5、过程。研究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所以我引导学生以种群为单位,研究在蝉吃树叶这个环节中,能量是如何传递的。首先提出如下两个问题:我们知道,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那么:1、太阳能是怎么输入生态系统的?2、蝉的摄入量和同化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每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汇报成果,教师进行点评。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既让学生注重教材基础,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问题,那么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又有哪些去路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教具辅助教学。这是我制作的教具,指导学生以蝉为例进行探究,首先

6、我示范教具的使用方法:第一步,将蝉粘贴在模型的指定位置。第二步,在教具指定位置标出它的能量来源和去路。第三步,用橡皮泥来代表能量值,在相应的地方表示出能量的多少。随后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套教具,让小组同学自己动手完成对教具上指定营养级的生物进行能量流动分析及教具模型的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终大家完成了该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流动物理模型的构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动手主动参与课堂,在实践的同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最后,我将各小组的成果进行汇总,得出该食物链完整的能量流动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一营养级都有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随即让学生结合课本和教具总结出能

7、量流动的概念,从而完成能量流动这个概念模型的构建。至此,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解决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这一重点内容。为了探究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能量流动的特点,我选用能量流动的经典案例: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将图中营养级之间的数据进行整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定量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能量流动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介于10%-20%之间。通过以教具构建的物理模型和赛达伯格湖构建的数学模型,学生归纳出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