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授课教学模式

ID:40200361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25

新授课教学模式_第1页
新授课教学模式_第2页
新授课教学模式_第3页
新授课教学模式_第4页
新授课教学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授课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授课”教学模式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课前准备:将提前制作好的“学案”下发给学生,上课前收交,老师全面批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高上课的针对性。课堂流程:第一步:情景导入1、可用“故事”、“时事新闻”、“优美词句”等。2、明确目标3、检查“回顾预习”(1)、背景(2)、作者(3)、字音、词义注:对字音和词义要根据批改的情况进行强调。第二步: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体会情感。让学生概述文章内容,并谈谈他们的初步感受。随着对课文分析的深入进行,学生会感受更全面,更深刻。2、设置问题。(1)、问题由深入浅,不可过多过难。(2)、提出问题后,学生可先思考,再与同学交流。

2、也可将不同的问题分配到各小组。注:如果是文言文,可让学生把文言知识写到黑板上,让同学老师修改、补充。精讲点拨时要突出重点难点,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第三步:当堂达标可根据本课的重难点选择一两个小题进行练习,并紧扣学习目标。第四步:反思提升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梳理知识,提高认识。也可对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进一步用题目的形式延伸。第五步:拓展延伸可用题目的形式,也可补充资料。课后巩固:1、记忆常识、字词、名句段落。2、拓展阅读附具体课例:《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诵读文本,读准诗句的语调和节奏。 2、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          3、通

3、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4、理解上片重要诗句的意蕴,并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理解上片重要诗句的意蕴,并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学习难点】通过朗读、背诵、揣摩关键词语,体会壮阔的深秋意境。一、情境导入给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让学生感知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4、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问:读了以上诗句,你感觉毛泽东诗词有什么样的风格?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  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评价毛泽东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  以前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境界之阔大,气势之宏伟,可以说亘古未有。齐背《沁园春•雪》。本文内容及思想: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

5、来主宰的问题。下阕: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革命青年勇于改变国家命运,蔑视反动统治者,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上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用散文化的语言)景物:山、林、江、舸、鹰、鱼。此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秋景图。2、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万

6、:言山之多。万山:群山。主要指湘江西岸岳麓山诸峰。万,言多,非确数。诗词中凡言“万”“千”“百”,义多同此。     遍:言红之广。红遍:岳麓山上多枫树,经霜后满山皆红叶,故云。     层:言林之厚。层林:林木随山势高下而层叠,故称。     尽:言染之深。全、都之意。本句承上,谓岳麓枫林之红,若颜料染成。     染: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染”也写出了秋色之深。     以上四句,让我们想起了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色彩之浓烈令人心中充满热情。   漫:言江水满溢之状。  碧透:言江水碧绿透明至极。  百舸:泛指众多

7、的船只。汉•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争流:破流争相行驶。三国魏•嵇康《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载晋•顾恺之赞会稽山川之美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本为群波竞逐而涌流,此处转以形容群舟争相行驶。争:言千帆竞发之势。  鹰击:谓雄鹰展翅搏击长天,迅猛矫健。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一四《霜》引《春秋感精符》:“季秋霜始降,鹰隼击。”《汉书》卷二七《五行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