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

ID:40223523

大小:2.03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27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_第1页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_第2页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_第3页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_第4页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兵不死--麥克阿瑟人物速描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1880年-1964年),美國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一般均尊稱他為「麥帥」。他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為他的軍旅生涯劃下最後的句點。生平1880年1月26日,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Rock)的陸軍軍營。父親亞瑟˙麥克阿瑟是一位優秀的陸軍將領,曾因參加南北戰爭而獲得國會勳章。母親是富商女兒,高貴、典雅的

2、氣質對麥克阿瑟影響甚鉅。麥克阿瑟的父親亞瑟.麥克阿瑟,16歲從軍,18歲就晉升上尉,於1900年擔任美軍駐菲律賓司令,兼任菲律賓總督,1912年死於心肌梗塞。是麥克阿瑟心目中的大英雄。求學1899年進入西點軍校,1903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其成績是西點軍校創辦一百年來最好的,總平均成績超過98分。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該校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中華民國黃埔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圖為:刻有校訓的西點軍校徽章軍旅生涯★1903年,軍校畢業後被委任為工程技術兵團少尉。★1

3、905年~1906年,在遠東做為副官追隨父親。★1917年~1919年,進入有「彩虹師」稱譽的第42步兵師,先後出任參謀長,步兵旅旅長,和42師師長。★1918年,晉升為准將。★1919年,被任命為美國西點軍校校長。★1922年~1930年,赴菲律賓出任馬尼拉軍區和23旅的指揮官。★1925年,晉升為少將(正規軍)。★1928年,返回馬尼拉出任菲律賓地區總指揮。軍旅生涯★1930年~1935年,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37年,從軍中退役。★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被徵召回到軍中,以少將軍銜擔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運用「

4、跳島戰術」攻佔對美軍推進有重要意義的西南太平洋諸島嶼。★1941年7月27日晉升為陸軍中將。★1941年12月18日,晉升為上將。軍旅生涯★1942年2月22日,由於太平洋戰爭中美國防禦的失敗,美國總統羅斯福命令麥克阿瑟撤離菲律賓。離開時他發誓:「我將再回來」(Ishallreturn)★1944年,率軍反攻菲律賓,光復馬尼拉,因戰功卓著,晉升為五星上將。★1945年,戰爭結束,麥帥出任盟軍最高統帥,接受日本投降,負責對日軍事佔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1950年7月,出任韓戰中聯合國軍總司令。★1950年7月31日,訪問臺灣

5、。軍旅生涯★1951年,韓戰是麥克阿瑟最後一戰,在聯軍敗退之後,杜魯門總統放棄了統一全韓的目,但麥克阿瑟認為勝利是無可取代的,他希望美國政府准許他轟炸鴨綠江的中國沿岸,並使用在臺灣的軍隊反攻大陸。但杜魯門總統恐此舉會導致蘇聯參戰而不同意。在與總統發生幾次衝突後,杜魯門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國和聯合國的政策」為由,解除其一切職務。★1951年4月19日,在國會的告別演說中,發表了著名演說—《老兵不死》。★1951年,以上將軍銜從美國陸軍退役。1917年4月,美國決定參加歐戰,麥帥向當局建議:抽調各州不屬於任何一個師的「零星國民兵

6、」編成一個足以代表各州的「彩虹師」(第42師),到歐洲作戰。42師編成後,麥帥由少校跳升為上校,擔任該師的參謀長,於10月底隨該師到達歐洲戰場。彩虹師麥克阿瑟聲稱42師的人員來自美國各地,猶如跨越長空的彩虹,故該師又稱「彩虹師」。麥克阿瑟的用兵特點跳島戰術出奇致勝以詐致勝抽薪斷糧跳島戰術跳島戰術,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軍收復東南亞日軍佔領的諸多太平洋島嶼時所貫徹的戰術,一般皆認為是麥克阿瑟所發明的作戰策略。跳島戰術(蛙跳戰術),即是不採行逐一收復各島的戰法,而是收復一個島嶼後,跳過下一個島嶼,攻佔下下一個島嶼,特別是跳略過

7、防守比較堅強頑抗的日軍島嶼。透過跳島佔領,以海空封鎖的方式來孤立日軍佔領的島嶼,迫使其最後不得不屈服,如此大幅提升收復的進度與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麥克阿瑟採用「跳島戰術」,逐步收復西南太平洋日據諸島嶼,並在奪取菲律賓此一戰略基地後,1945年美軍決定越過台灣,直取硫磺島,這個日軍在太平洋重要的航空中繼站。面對美軍強大的攻勢,島上的兩萬多名日軍,固守在碉堡和洞穴中,他們誓言要讓登陸的美軍每前進一碼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硫磺島戰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日軍和美軍為爭奪硫磺島而爆發硫磺島戰役,雙方傷亡慘重,其中

8、22000名固守硫磺島的日軍官兵,只有200人生還。美軍則有26000人傷亡。以詐致勝麥克阿瑟在戰術運用上常以「不攻示之以攻,因勢用詐致勝」,亦即每當麥克阿瑟選擇好攻擊目標後,便善於以假像,或似攻非攻,或聲東擊西,讓敵方形成誤判後,再全力奪取所要攻擊的目標。仁川登陸之前,麥克阿瑟製造要在仁川港南方約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