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公钥密码体制

第2.3章 公钥密码体制

ID:40224594

大小:510.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7-27

第2.3章 公钥密码体制_第1页
第2.3章 公钥密码体制_第2页
第2.3章 公钥密码体制_第3页
第2.3章 公钥密码体制_第4页
第2.3章 公钥密码体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3章 公钥密码体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章公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学RSA算法传统密码体制的不足对称密码体制的问题加密能力与解密能力是捆绑在一起的密钥更换、传递和交换需要可靠信道如有n用户,则需要C=n(n-1)/2个密钥,n=1000时,C(1000,2)≈500000,管理困难无法满足不相识的人之间通信的保密要求不能实现数字签名公钥密码学解决的基本问题密钥交换对称密码进行密钥交换的要求:已经共享一个密钥利用密钥分配中心数字签名如果密码编码学要获得广泛的应用,不仅用在军事场合而且用于商业或私人目的,那么电子报文和文件就需要一种与书面材料中使用的签名等效的认证手段。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设计一种方法可以让参与各方都信服地确认

2、一个数字报文是由某个人发送的?这是一个比鉴别更高一些的要求公钥密码学公钥密码学是密码学一次伟大的革命1976年,Diffie和Hellman在“密码学新方向”一文中提出使用两个密钥:公密钥、私密钥加解密的非对称性利用数论的方法是对对称密码的重要补充(/)公钥密码体制重要特点仅根据密码算法和加密密钥来确定解密密钥在计算上不可行。两个密钥中的任何一个都可用来加密,另一个用来解密。六个组成部分:明文、密文;公钥、私钥;加密、解密算法(/)对公钥密码的要求1.B产生一对密钥(公钥KUb,私钥KRb)在计算上是容易的。2.已知公钥和要加密的消息m,发送方A产生相应的密文在计算上是容易的:c=EKU

3、b(m)3.接收方B使用其私钥对接收的密文解密以恢复明文在计算上是容易的:m=DKRb(c)=DKRb[EKUb(m)]4.已知公钥KUb时,攻击者要确定私钥KRb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5.已知公钥KUb和密文c,攻击者要恢复明文m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6.加密和解密函数的顺序可以交换顺序:m=EKUb[DKRb(m)]=DKUb[EKRb(m)]单向函数单向函数将一个定义域映射到一个值域,使得每个函数值有一个惟一的原像;函数值计算很容易,而逆计算是不可行的y=f(x)容易x=f-1(y)不容易例子打碎/拼接平方/开方乘法/分解单向陷门函数对公钥密码的要求,相当于寻找一个单向陷门函数除非知道

4、某种附加的信息,否则这样的函数在一个方向上容易计算,而在另外的方向上要计算是不可行的。有了附加信息,函数的逆就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计算出来。即:y=fk(x)容易,如果知道了k和xx=fk-1(y)容易,如果知道了k和yx=fk-1(y)不可行,如果知道y而不知道k例子魔方的置乱/恢复如果有口诀,就能很快恢复公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功能A向B发消息XB的公钥为KUb,私钥为KRb加密Y=EKUb(X)解密X=DKRb(Y)(/)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功能(/)公钥密码体制的认证A向B发送消息XA的公钥为KUa,私钥为KRa“加密”:Y=EKRa(X)(数字签名)“解密”:X=DKU

5、a(Y)注意:不能保证消息的保密性(/)公钥密码体制的认证(/)具有保密与认证的公钥体制(/)对称密钥和公钥密钥(/)关于公钥密码的几种误解公钥密码比传统密码安全?公钥密码是通用方法,所以传统密码已经过时?公钥密码实现密钥分配非常简单?(/)公钥密码体制的应用加密/解密:发送方用接收方的公开密钥加密报文数字签名:发送方用它自己的私有密钥“签署”报文。签署功能是通过对于报文,或者作为报文的一个函数的一小块数据应用密码算法完成的密钥交换:两方合作以便交换会话密钥。这有几种可能的方法,其中涉及到一方或两方的私有密钥RSA算法简介RSA是基于Diffie和Hellman所提出的单向陷门函数的定义

6、而给出的第一个公钥密码的实际实现RSA算法的名字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RonRivest,AdiShamir和LeonardAdlemanRSA算法于1977年12月申请专利(U.S.Patent4,405,829),2000年9月到期明文、密文是0到n-1之间的整数,通常n的大小为1024位或309位十进制数RSA的安全性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它经历了各种攻击,至今未被完全攻破国际上一些标准化组织ISO、ITU、SWIFT等均已接受RSA体制作为标准。在Internet中所采用的PGP(PrettyGoodPrivacy)中也将RSA作为传送会话密钥和数字签名的标准算法RSA算法描述

7、加密:c=memodn,其中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