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鱼我所欲也》

19、《鱼我所欲也》

ID:40254047

大小:35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29

19、《鱼我所欲也》_第1页
19、《鱼我所欲也》_第2页
19、《鱼我所欲也》_第3页
19、《鱼我所欲也》_第4页
19、《鱼我所欲也》_第5页
资源描述:

《19、《鱼我所欲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学习目标:1、读准课文中的生字。2、熟练的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问容。相关链接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掉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

2、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孟子孟子,名,字。时期著名的家、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孔子的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轲子舆战国思想教育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4、,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读准字音恶箪蹴乡羹妾wùdāncùxiànggēngqiè思考: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试译第一自然段,并背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

5、不辟也。所想要的同时得到舍弃正义重要比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祸患、灾难通“避”,躲避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所以有了祸患我不去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6、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假如、假使什么手段不可用呢仅仅不丢掉假如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假如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去做的呢?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得以生存,然而有的人却不愿采用;通过这种行为,就能躲避祸患,然而有的人却不愿这样做。这是因为人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令人厌恶的东西有超过死亡的。不只是贤人有

7、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它,只不过贤人能不丢掉罢了。1、本文以“鱼”比喻“”,以“熊掌”比喻“”,从而提出了“”的观点。2、这一段可分为三层:(1)用了比喻从正面立论,确立了论点: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2)用假设论证,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为了“义”,可以不用“生”、“不”“辟患”。(3)强调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生义舍生取义从开头到“故患有所不辟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最后一句论点(设喻)鱼——熊掌舍生取义论证(正面)所欲甚于生所恶甚于死(假设·反面)莫甚于生者莫甚于死者结

8、论所欲甚于生所恶甚于死义高于生生高于义舍生取义结构提纲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二自然段内容理解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不用脚踢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通“辨”,辨别这里指高位厚禄有什么益处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