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式教学【分层练习】《锦瑟》(人教)

PBL式教学【分层练习】《锦瑟》(人教)

ID:40269006

大小:300.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PBL式教学【分层练习】《锦瑟》(人教)_第1页
PBL式教学【分层练习】《锦瑟》(人教)_第2页
PBL式教学【分层练习】《锦瑟》(人教)_第3页
PBL式教学【分层练习】《锦瑟》(人教)_第4页
PBL式教学【分层练习】《锦瑟》(人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PBL式教学【分层练习】《锦瑟》(人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商隐诗两首》分层练习成都二十中刘晓英◆基础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琴弦(xuán)宵柝(tuò)未卜(bǔ)B.晓梦(xiǎo)惘然(mǎnɡ)虎旅(lǚ)C.晓筹(chóu)马嵬(wéi)杜鹃(juān)D.沧海(cānɡ)锦瑟(jǐn)贵妃(fǐ)2.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

2、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4.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二、名句积累。  1.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2.李商隐《锦瑟》中,感慨当年不够珍惜,如今往事成风,无奈只剩怀念和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题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坡郑畋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中又何人。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诗,且都是以______事件为题材。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4、是(  )A.“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指军队发生哗变,而在这五年前的七月七日曾海誓山盟永为夫妇。言沉溺声色之当年,何尝料及不能保其宠爱至今日。极具讽刺意味。B.“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句在对比中嘲讽了唐玄宗的“七夕笑牵牛”还不如普通百姓长相?厮守?。C.《马嵬坡》一诗后两句以议论作结,不言陈后主而言“何人”有不屑之意,直抒胸臆,盛赞唐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D.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讽刺意味处处隐在。3.有人评论说《马嵬坡》一诗虽嘲讽了唐玄宗,但也表现了对他的同情。说说看哪些诗句表现了同情。◆提升题四、

5、课外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注]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诗人闲居永乐期间。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1.颔联是从哪两个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的?请作简要分析。2.刘熙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答案和解析基础题一、基础知识1.【答案】C【解析】A项,“弦”读xián;B项,“惘”读wǎnɡ;D项

6、,“妃”读fēi。2.【答案】B【解析】题中B项,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3.【答案】D【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4.【答案】B【解析】运用了对偶和借喻的修辞手法。二、名句积累【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能力题三、课内外阅读1.【答案】咏史马嵬之变【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的内容。按照题材,诗歌分为咏史诗、这两首诗都属于咏史诗,都是以“马嵬之变”为题材,抒发诗人对历史的见解。2.【答案】C【解析】“《马嵬坡》一诗后两句以议论作结,不言陈后主

7、而言‘何人’有不屑之意”,玄宗能当机立断,终属“圣明”,但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昧的陈后主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这不是“直抒胸臆”,也不是“盛赞唐玄宗”。3.【答案】诗中也包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同情,诗前两句暗示了玄宗迫不得已赐死杨贵妃,但仍不忘云雨旧情,所以后两句“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唐玄宗当日的处境。【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人的思想感情。前两句暗示马嵬赐死杨贵妃,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后两句“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唐玄宗当日的处境。提升题四、课外延伸1.【答案】从空间和时间两个

8、角度描写。“参差”句从空间角度,写落花四处纷飞,连接曲陌;“迢递”句从时间角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