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

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

ID:40276257

大小:18.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30

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_第1页
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_第2页
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_第3页
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_第4页
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辣椒日灼病的病因及防治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县辣椒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盛夏来临辣椒日灼病成为辣椒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发生非常普遍,危害比较严重。每年都会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辣椒的商品品质,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与蔓延,通过试验调查,将辣椒日灼病的发病特点、田间症状表现、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以期为辣椒的增收提供技术服务。关键词:辣椒日灼病;发病原因;综合防治近年来我县辣椒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辣椒的丰产丰收也给乡亲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即将进入盛夏,气温越来越高一般午后温度可达到31℃到35℃,高温时可达到37℃。高温天气下辣椒果实很容易

2、被灼(烫)伤俗称“日灼病”,这是一种由强光照射所引起的、非侵染性的生理性病害。病部常被炭疽病或其他杂菌的感染而长出霉层,有时软化甚至腐烂,严重影响了辣椒的商品性,给椒农带来经济损失。一.发病特点。辣椒日灼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保护地栽培4-6月、露地栽培7-8月。辣椒的感病生育期为果实生长中后期。一般田地发病率为5%-10%,严重者达到30%。年度间春夏高温、烈日、干旱天气多的年份发病较重。辣椒日灼病是由强光直接照射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引起日灼病的因素:首先植株密度过稀、植株不够健壮叶片稀少;其次,土壤含水量低、天气酷热干燥;再者,雨后暴晴、低洼积

3、水、土壤粘重、盲目偏施氮肥、病虫危害严重等都可引起日灼病。二.发病症状。辣椒日灼病的病症主要表现在辣椒果实上,只出现在辣椒果实的向阳面,尤其是在朝西南方向的果实上发病最为明显(原因:午后1:00-2:00此时太阳正处于偏西南方向温度最高、光照最强)。发病初期果实被强光照射后,出现白色圆形或近似圆形小斑,经过多日强光照射后,病部褪色,果皮变薄,呈白色革状,半透明,细胞组织坏死而发硬紧绷,易破裂。后期病部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受腐生菌或病菌的感染,可长出黑色、灰白色或杂色霉层而使病部腐烂。果实受害的同时叶片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三.发病原因。辣椒发生日灼

4、病一般有3种情况:1.“灼伤”。辣椒果实发生大面积“灼伤”的主要原因是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辣椒果实没有叶片的保护,长时间暴晒。辣椒果实朝光面温度迅速上升与避光面温差10℃左右,尤其在中午1:00后光照最强、温度最高时,果实朝光组织活的表皮细胞最容易被“灼伤”。也是日灼病危害最严重的情况 。  2.“烫伤”。辣椒大面积“烫伤”的主要原因是雨后暴晴,阳光透过辣椒叶上的水珠聚焦成强光点,强光照在哪里就会产生高温,从而“烫伤”果实或辣椒棵。   3.小面积“烫伤”。在夏秋早晨辣椒叶上结露时,当阳光照射到露珠上,由于聚光吸热的作用,反射到果实上也会产生较高的温度从而“烫

5、伤”小范围组织的细胞,果实会出现小斑点。与前两种情况相比较危害较轻 。  四.预防及措施。1.选择品种。在高温地区栽培要因地制宜引种抗逆性好、耐热、耐旱的优良品种。2.合理密植。移栽大田采用大畦双行密植(建议朝天椒密度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8000-9000株,晚熟品种6000-7000株),使辣椒植株上椒叶之间相互遮蔽,避免强光的直接照射在果实上。减轻日灼病的危害。实行南北向栽培,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田间温度 。 3.科学施肥。用过磷酸钙作底肥,增施有机肥,促进辣椒苗根系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辣椒枝繁叶茂就可以避免果实之间对钙的竞争,减少果实被灼

6、(烫)伤发生机率。着果后可喷施0.1%磷酸钙溶液或1%过磷酸钙溶液,每7-10天左右施一次。连用2-3次。   4.注意遮阳。在夏秋高温时,对设施栽培的保护地,可以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露地地块可稀植一些玉米、高粱高秸秆作物遮挡阳(每间隔4行辣椒,宽行中间点种1行,株距28-35CM)。不仅可以避免辣椒果实被强光直接照射,减轻日灼病 的危害,还可以改善田间气候,增加湿度,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5.适时浇水。辣椒进入结果盛期间遇上高温干旱天气,应小水勤灌,应在上午进行浇水抗旱,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土壤湿度,还能降低田间温度、土壤温度,降低发病率。粘性土壤地块禁止下

7、午浇水,防止浇水过多可能造成的缺氧性干旱。   6.防虫防病。及时防治病毒病、炭疽病、细菌性疮痂病、蚜虫、白粉虱、螨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植株受害而早期落叶以减少日灼病发生。建议防治病毒病可用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辣椒炭疽病可选用400克/升氟哇唑乳油8000~10000倍液,防治细菌性疮痂病可用10%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防治蚜虫可用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00~4000倍液,防治白粉虱可用3%的啶虫脒2000~3000倍液,防治螨虫可用40%的炔螨特乳油1000~1500倍液,施用以上药剂喷药时间应为天气晴朗

8、的早上或下午4点以后,采取喷雾的方法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