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ID:40434949

大小:649.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2

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3页
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4页
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1)C(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解析】中国书法的六种主要书体:篆书(包含大篆、小篆),燕书(包括燕行),隶书(包含古隶、今隶),楷书(包含魏碑、正楷),行书(包含行楷、行草),草书(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应了解并加以辨认。【考点】文化常识。2.【答案】(1)瞩xiānghàn靡【解析】要注意排除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干扰,以义定形、以义定音,准确拼读。【考点】汉字的字音、字形。(2)【答案】BA【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

2、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结合句③,陈述对象是“地理位置”,所以应选“得天独厚”。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超凡脱俗:超出一般,脱离世俗,形容与众不同,非常特别。句⑥的陈述对象“海南”是一个地方,指海南在国际上的名声很大,所以选“驰名中外”。【考点】正确运用词语(包括成语)。(3)【答案】示例:第⑤句作比较突出说明了海南是土地面积最大的自贸区(港)。第⑥句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优美。第⑦句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阳光明媚。第③~⑧句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海南作为自贸区(港)有着巨大的优势。【解析】⑤句把海南同新加坡

3、和迪拜作比较,说明海南岛面积之大。句⑥把海南比作明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的优美怡人。句⑦把海南的阳光比作火,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阳光明媚。句③到句⑧,用“首先”“其次”“再者”三个方面、分门别类地说明了海南岛的优势。【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答案】示例一:①沙滩松软,触摸着人们的肌肤。示例二:②海浪翻滚,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示例三:③椰树挺立,护卫着祖国的南疆。【解析】句子的仿写,一方面仿形式,要求补写的句子与所给的句子构成排比,结构一致,字数相同或相近;另一方面仿内容,所给例句一是写“空气”,一是写“阳光”,都是自然景

4、物,仿写时也要选择自然景1/8物来写,而且要突出其自然环境的美好。【考点】仿写句子。3.【答案】(1)孙悟空(孙行者、孙猴子)(2)示例:“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解析】选文出自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被关在炼丹炉中的情节。【考点】名著阅读。4.【答案】(1)署名和日期交换位置。【解析】表扬信最后先是署名,然后才是日期。【考点】实用类文体的格式。(2)【答案】③孙师傅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令我校师生十分感动【解析】句③成分残缺,应改为“孙师傅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令我校师生十分感动”。【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5、。(3)【答案】建议贵公司对孙师傅给予表扬。【解析】这封信是表扬信写信的目的即“表扬”,注意语言表达要得体。【考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5.【答案】(1)东风无力百花残(2)塞下秋来风景异(3)几处早莺争暖树(4)欲与天公试比高(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解析】要特别注意易错字的书写。【考点】古诗词的默写。6.【答案】时间缘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解析】“丙辰中秋”,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欢饮”“大醉”“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此事”指代的就是上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现象。【考

6、点】对诗词内容的理解。7.【答案】C【解析】“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错,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作者的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考点】鉴赏诗词的内容及艺术手法。2/8【诗歌鉴赏】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作者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上阕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

7、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作者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这一转折,写出作者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作者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作者开阔的心胸与高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

8、的作风。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