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ID:40461193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型新授课课时1主备单位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堡乡学校主备教师李新宇负责领导朱开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初步认识实像、虚像的概念;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简单现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核心问题凸透镜的成像与什么因素有关?具体是什么关系?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教学环节教学

2、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留汇报3’在我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透镜,请同学们摸一摸,感觉一下,它是一个什么样的透镜?这个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除了这个作用以外,其实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成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凸透镜是如何成像的。学生回答它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感觉凸透镜的特点,从而顺利的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问题出示2’凸透镜成像与什么因素有关?具体是什么关系学生阅读、领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责任感自主探究10’阅读教材,梳理思路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摘划、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学、独立思考能力交流完善15’(一)

3、请同学们用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会发现什么?再用凸透镜观察教室外边的物体,会发现什么?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改变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到不同的像,那么,透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跟透镜的焦距是否有关?学生实际操作并观察现象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自主探究,亲身感触到凸透镜成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与物距有关,引发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猜想。(二)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以及用法。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灯具座上。2.测量焦距3.点燃蜡烛,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4.先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向蜡

4、烛,(移动到成像最清晰为止)在移动过程中,观察成像的情况,并作好记录(三)学生动手实验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并强调:在设计实验时要明确目的,理清思路。(四)让小组代表说一说实验结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分析(教师用多媒体打在在屏幕上)注意听认真领会学生明确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什么是焦距,以及知道实验操作方法按教师要求动手进行操作汇报实验数据,分析课件上蜡烛和像的位置,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实验设计上的难点,为学生能顺利进行实验探究做好准备。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让学生在经历了基本的科

5、学探究过程后,从中找出规律,总结规律。点拨深入2’用多媒体动画再现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能不能发现新的规律呢? 移动动画中点燃的蜡烛从左向右逐渐靠近凸透镜。学生观察将知识内化。学生再次观察后总结出新的规律:一倍焦距处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利用Flash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拓展反思3’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适当加以处理。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同时,其它学生补充、完善。在基础上适当的提升基础训练8’1.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___

6、___、______、_______像;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2.当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3.当物体在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像;像距大于物距。4、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物体,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40厘米处逐渐移到15厘米处。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A、都成放大的像B、都成缩小的像C、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D、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核对答案,说明理由提高同学的解决综合问题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延

7、展提升2’1.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18cm和24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A.f<6cm         B.6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