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

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

ID:40493110

大小:70.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3

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_第1页
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_第2页
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_第3页
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_第4页
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下知识点梳理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南北重归统一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繁盛一时的隋朝繁盛措施:政治上,改革制度、注重吏治;经济上,发展生产结果: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大运河的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605年——610年;主持者:隋炀帝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意义: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灭亡:⑴原因是隋炀帝暴政;⑵标志是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死。(隋炀

2、帝兴建东都:洛阳)唐朝的建立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⑵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7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吸取隋亡的教训(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之治”措施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贞观之治”戒奢从简、节制享受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合并州县、革除“民多吏少”的弊端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加强武则天措施:国号周、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姚崇)表现: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郭沫若

3、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之治时段:唐玄宗统治前期措施任用贤能,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崇尚节俭,戒奢从简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开元盛世农业农耕技术的发展: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经济的繁荣从西域传入蔬菜新品种茶叶生产的发展:在江南占重要地位生产工具的革新: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抗天灾能力增强:抗旱、治皇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商业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

4、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长安城:城市布局坊(居民住宅区)市(繁荣的商业区)分开衰亡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转折:“安史之乱”755年的天宝年间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唐朝由盛转衰。瓦解:9世纪后期,爆发的唐末农民起义灭亡:907年,唐朝灭亡8概念: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以考试选拔官员,是分科举人(按不同科目选拔人才)诞生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创立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权利,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唐朝的考试科目:常设科

5、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影响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唐与突厥的关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给予安置;北方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与西域的关系: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和同为一家(开明的民族政策)唐与吐蕃的关系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

6、原,定都逻些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吐番和唐朝已和同为一家。关系日益密切唐与回纥的关系:是维吾尔族的祖先,8世纪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双方关系友好唐与靺鞨的关系:是满族的祖先,隋唐时,居住在东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还被称为“海东盛国”;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唐与南诏的关系:是彝族白族的祖先,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双方互相学习频繁原因:唐朝的强盛、繁荣,产生巨大吸引

7、力,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日本遣唐使:先后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鉴真东渡唐朝与日本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⑴政治制度: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⑵参考汉字创制日本文字(书法);⑶社会风俗:生活、建筑、钱币、习俗(饮食、服饰)等。经过: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影响:在日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精心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