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前阅读的重要性

论小学语文课前阅读的重要性

ID:40493796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3

论小学语文课前阅读的重要性 _第1页
论小学语文课前阅读的重要性 _第2页
论小学语文课前阅读的重要性 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小学语文课前阅读的重要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小学语文课前阅读的重要性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面临着师激情演绎,生无动于衷,师不断灌输,生挥笔疾书的现象。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的工具性课程,怎样切实有效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呢?笔者认为教师指导下的课前阅读让阅读走在课堂的前沿,帮助学生构建认知体系、积淀情感因子、发展能力层次,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课前阅读;构建认知体系;积淀情感因子;发展能力层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2、。[1]而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是与理论相悖的,学生难以理解语文材料,跟随着教师的步子进入课堂。常常出现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而学生面无表情甚至机械地附和,没有自己独特的主观体验的现象。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最终常常是以讲代思,以教代学,导致语文教学陷入师讲生听、师讲生记得怪圈。那么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该如何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1]的位置转换,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呢?语文是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的工具性课程。[1]语文

3、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语文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积累课”。课前阅读正是实现积累的有效途径。课前阅读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而是通过教师的指导,提前看课文选段的相关课外资料的阅读。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但课前阅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外独立阅读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前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课前阅读能够构建学生的认知体系小学生受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认知方式的影响,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为狭窄,而且也无法将自己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有效的认知,这些主观以及客

4、观的因素导致小学生的知识体系无法有效建构起来。正是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学生也无法有效的对新知识进行认知,旧知和新知之间的“价位落差”便会出现一种“负压”现象,学生的认知间不能有效流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障碍。[2]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博览群书的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3]而课前阅读能够积聚学生的有效认知,帮助学生构建认知体系。以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课文为例,鲁迅先生既是我国的文坛巨匠,又是民族文化的一面旗帜,编者借助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学生

5、了解、认识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但是学生是只知鲁迅其名,不知鲁迅之知识,这就造成了学习本组课文的难点。教师在教授本组课文之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前阅读,引导学生搜集并阅读与鲁迅有关的资料,如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等,大量的课前阅读能够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鲁迅的认知,更好地调动相关认知来理解鲁迅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你想,四周黑

6、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表面的意思学生通过多读,立刻就能明白,对于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黑洞洞”、“碰壁”的含义,就必须要求学生对于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鲁迅其人有所了解。通过课前阅读学生就能够将自己原本就已经建构起来的认知体系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之中。鲁迅先生1881-1936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鲁迅先生深受民主思潮以及爱国精神的影响,积极地投身与中国的民主斗争,因此受到当时反动势力的迫害。课堂实践证明,课前阅读有利于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为自身的发展

7、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二、课前阅读能够积淀学生的情感因子叶圣陶曾说过:“作者胸中有境,入境始于亲;作者思有路,遵路始斯真。”[4]语文的教学同样存在着“入境”的问题。语文教材的选编都是出在名优作家之手,并将其改编或者截取片段的文章,很多课文所反映的内容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与他们的认知世界是脱轨的。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努力地为他们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但由于学生缺乏情感基础,无论教师怎样的讲解,只是无动于衷,无法进入课文的角色。如何帮助学生积淀情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

8、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它是一个由少到多不断积累的过程。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情感的积淀是一个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而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而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前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充分激活他们的内在情感体验。[5]以五年级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