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

ID:40499868

大小:12.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二力平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力平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2)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并对物体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2)积极参与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设计理念: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

2、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学设计:1.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物理意义。2.教学难点二力平衡的探究及其应用。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具:卡片、棉线、铁架台、滑轮、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演示: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停泊在海面上的航天测量船,匀速上升潜水艇,缓缓降落的“神舟”飞船返回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进而引导出二力平衡的概念。2.师叙述:在上节课学习中已进一步了解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有力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吗?

3、(引出二力平衡概念,进行新课教学)(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二力平衡的概念[试一试]学生对四个场景进行受力分析。[点拨]四个场景分别为“匀速上浮”和“缓缓降落”,两者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电灯和航天测量船虽然受力性质不同,但都处于静止状态。我们把这两者都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小结归纳]二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二力平衡。教师提示:“平衡”概念应包括静平衡(静止)和动平衡(匀速直线运动)两方面。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猜想]两个力平衡,它的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提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可以试着从这

4、三个要素来考虑。[做一做]学生分组实验,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如上图。(1)步骤1:在线端上挂上钩码,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卡片不能平衡?(2)步骤2: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两上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卡片能保持平衡吗?(3)卡片处于平衡状态,用剪刀将卡片一剪两半,钩码和半张卡片会向两侧掉下,说明两个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小结归纳

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八字口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巩固]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这和前面讲过的物体的漂浮和悬浮相呼应)。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当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下沉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就是一对非平衡力(这样和前节所学物体上浮、下沉相呼应,又为下节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学习埋下伏笔)。3.生活•物理•社会让学生分析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平衡力。(三)应用迁移

6、,巩固提高1、当国旗匀速地上升时,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吸引力B、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C、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D、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总结]1、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拓展]1、天花板上有一个重为9N的静止,请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小示受到的力。2、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一定()A、保持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C、原来静止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D、原来运动的做

7、匀速直线运动评价与反思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过程,是学生亲自动手而不是别人做给他看。本节课的教学属规律教学,但教师不再把重点放在传授知识点,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二力平衡条件的提炼过程,有效的构建知识,体验过程,学习方法。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新一抡的课程改革,不是我们现象的那么简单——只要按照课本给出的知识点,进行一些学生实验就可以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经历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积极参与讨论,尝试探求,使学生不再是个人孤立地参加教学活动,而是溶在了群体小组学习单位内。教师角色要全方面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