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课 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ID:40546864

大小:1.36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8-04

课 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_第1页
课 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_第2页
课 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_第3页
课 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_第4页
课 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 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了解城市化的内涵及进程。2.理解城市化特点以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3.掌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差异。4.培养分析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城市化1.城市化的过程、标志和作用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城市化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较大差异,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尤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在发展速度、城市人口比重、与经济发展关系、产生原因及后果方面均有不同,现将图表展示如下:与城市化有关的几个概念(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后的绝对分散阶段,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

2、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2)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逆城市化就是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现象。【例1】(2010年天津文综)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上图所示人

3、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B.老龄人口增多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D.人口密度变小(2)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A.商业用地减少B.居住用地扩大C.交通用地减少D.工业用地扩大思路点拨: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10年来市中心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城市周边地区人口增长率很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中心地区人口迁往周边地区。第(2)题,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往城市周边地区,导致住宅用地面积扩大。答案为(1)A,(2)B。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原因及危害

4、城市化在积极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作用,即城市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如下表所示: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途径具体措施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人口、工业、资金、技术等向郊区扩散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拓宽主要干道;修建环城公路;新建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等;改建旧城住宅,新建郊区花园小区等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治理河流污水;净化大气,使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大力加强绿化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例2】(2010年北京文综)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A.高

5、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思路点拨:第(1)题,该城区位于平原区,因此7月份太阳辐射强,地表性质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地区低温区一般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第(2)题,从1982年到2004年高温区域数目增多,同时一些原来小、弱的高温区变得大、强,因此可以分析出该城市区域内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答案为(1

6、)C,(2)A。如何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1.景观变化的影响(1)不利影响(2)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3.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以及文化和观念。【典例】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

7、题:(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阶段一,该地处于未开发状态;阶段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城市聚落,此阶段人类对资源、环境、生态的破坏程度最大;阶段三,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关闭了大多数煤矿,兴建了城市绿化带,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包括资源、生态、污染三个方面的问题)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

8、市化2、3、6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1、4、5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91~92页)(2010年泰安模拟)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第1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