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Linux NAT配置完全攻略

windows Linux NAT配置完全攻略

ID:40575183

大小:9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4

windows Linux NAT配置完全攻略_第1页
windows Linux NAT配置完全攻略_第2页
windows Linux NAT配置完全攻略_第3页
windows Linux NAT配置完全攻略_第4页
windows Linux NAT配置完全攻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windows Linux NAT配置完全攻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indow和LinuxNAT应用与配置完全攻略  NAT释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用到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网络中的IP包从源地址出发,到最终的目的地址,会经过很多不同的连接。这些连接(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不会修改IP包的内容,只是根据目的地址选择转发路径。NAT的作用就是修改IP包的源、目的地址或者源、目的端口(Port)。通常,NAT设备(服务器、防火墙或路由器)会记录它是如何转换的,当相应的IP包通过时,它会对相应的IP包做反向转换。简言之,就

2、是通过地址转换访问不同网段的信息。本文将介绍在Windows2000Server、Linux和路由器中如何配置NAT。  NAT的应用环境  情况1:一个企业不想让外部网络用户知道自己的网络内部结构,可以通过NAT将内部网络与外部Internet隔离开,则外部用户根本不知道通过NAT设置的内部IP地址。  情况2:一个企业申请的合法InternetIP地址很少,而内部网络用户很多。可以通过NAT功能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公用一个合法IP与外部Internet进行通信。  NAT的类型  静态地址转换:将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

3、合法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或者说是将外网某个IP与内网中某个IP捆绑,延伸开去,可以把内网某个IP的某个端口(比如80)与外网的某个IP的某个端口(比如8080)捆绑。如果内部网络有E-mail服务器或FTP服务器等可以为外部用户提供的服务,那么这些服务器的IP地址必须采用静态地址转换,以便外部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服务。这种NAT方式,也可称作PAT(PortAddressTranslation)。  动态网络地址转换:是将外网某个或者多个IP(称为地址池)与整个内网捆绑,相当于内网有了一个或多个外网地址。  NAT的

4、实现  为了便于描述,我们下面做内网(192.168.2.0/24)与外网(211.84.20.0/28)之间动态NAT地址转换和静态地址转换。内网192.168.2.1提供WWW服务,并且侦听8080端口。当外部向地址211.84.20.1提交WWW的80端口请求时,系统NAT将目的地址转换为192.168.2.1,并将端口转换为8080。  一、在Windows2000Server系统环境下NAT的设置。  首先需要安装两块网卡,分别配置两个网段地址(内网网卡配192.168.2.2;外网网卡配211.84.2

5、0.1)。通过“控制面板”或者“管理工具”进入“路由和远程访问”。如果原先没有启用配置过路由(如果原先已经启用了静态路由等其他功能,建议先禁用,原因下面会讲到)访问,进入配置向导,按照向导,选择“Internat连接服务”→“设置有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协议的路由器”→“使用选择的Internat连接”,下面的列表框里显示了两个连接(见图1左窗口,本地连接和本地连接2),选择配置了外网IP的那个连接(比如配置了公网IP的连接),再点击下一步就完成了。打开本机树,您会看到四个子项(见图1):路由接口、IP路由选择

6、、远程访问策略、远程访问记录。    图1  第一项显示本机路由接口,不需配置,第三四项提供远程访问服务(比如远程拨入),在这里不是本文中心,略过。展开第二项可看到常规、静态路由、IGMP、网络地址转换(NAT)四个小子项;可根据需求配置静态路由;如果不需要IGMP(组播)功能,建议删除。展开网络地址转换,可以看到两个连接,打开配置了外网地址的连接,如图2所示。    图2  常规中的选项不用改变,就用默认即可。地址池是您所拥有的外网地址,比如您有从211.84.20.1到211.84.20.7七个地址(这里是示例

7、,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合理,因为至少应该留一个做网关地址,以便到达其他网段),就可以写在这里。下面的保留公用地址,是为了一对一的静态地址转换用的。  特殊端口的配置实际上就是配置所谓的静态NAT+Port。上图显示内网地址为192.168.2.1提供WWW服务,并且侦听8080端口。当外部提交WWW请求(80端口)时,系统NAT将目的地址转换为192.168.2.1(见图3)。    图3NAT应用与配置完全攻略  二、在Linux系统环境下NAT的设置。  NAT在以前的Linux版本中被称为端口转发。SNAT就是改

8、变转发数据包的源地址,DNAT就是改变转发数据包的目的地址。  做NAT有三条规则:  POSTROUTING:定义进行目的NAT的规则;  POSTROUTING:定义进行源NAT的规则;  OUTPUT:定义对本地产生的数据包的目的NAT规则。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要使用NAT表时,必须首先载入相关模块:  modprobeip_tables  m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