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振动A_参考答案

汽车振动A_参考答案

ID:40644434

大小:15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05

汽车振动A_参考答案_第1页
汽车振动A_参考答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汽车振动A_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工程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出卷老师审卷老师适用专业班级(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2.对3.错4.对5.错6.错7.错8.错9.对10.对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2.B3.D4.B5.C6.C7.A8.C9.D10.B三、简答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8分,第4小题8分,共30分)1.答题要点: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

2、———————————(2分)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或设备)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内容是否连续。————————————————————————————————(2分)2.答题要点:(1)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加工时,一般情况下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精整光整加工阶段,其原因是划分加工阶段有如下好处:A.便于保证加工质量B.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缺陷,及早采取补救措施或报废,避免不必要的加工浪费。C.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使冷热加工配合得更好,保证加工质量。D.便于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

3、————————————(6分)(2)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尽快从毛坯上去除大部分余量。半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在粗加工阶段的基础上提高零件精度和表面质量,并留合适的余量,为精加工作好准备工作。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从工件表面切除少量余量,达到工件设计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精整、光整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4分)3.答题要点:(1)分组互换装配法是将装配零件的制造公差放大到经济公差大小,零件加工后按其实际尺寸分成若干组别,装配时相同组别的

4、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同组零件装配具有互换性的装配方法。————————————————————————(2分)(2)分组互换装配法的优点是零件制造精度不高,但却可获得高精度的装配精度。缺点是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使用精密量仪进行测量分组,并分组存储,增加部分制造成本。———————————————————————————————(3分)(3)分组互换装配法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组成环环数少而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的少环机器结构。—————————————————————————(3分)4.答题要点: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的

5、获得方法有以下四种:(1)试切法,该方法适合于单件和几件工件的加工。——————————(2分)(2)静调整法,该方法适合于产量较大的场合,广泛用于自动机床和自动线上的加工。————————————————————————————————(2分)(3)定尺寸刀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孔、沟槽等表面的加工,适用于各种产量的生产场合。——————————————————————————————(2分)(4)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产量达的汽车制造企业。——(2分)四、分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10分,共17分)1.

6、答题要点:坐标如图示。(1分)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大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2分)可移动圆锥销限制、2个自由度;(2分)可移动V形块限制。(2分)2.答题要点:(a)A、B、C分布在不等高的三个平面上,妨碍铣刀的顺利通过,只能划分为三个工步分别加工,加工时工作行程次数多,生产率低,因此将三个平面改成一个平面,就可以一次工作行程中加工,提高生产率。(2分)(b)两段轴上的键槽分布在不同方向,无法一次安装中加工出来,因此将键槽设计在同一方向,以便一次安装加工两处键槽。(2分)具体改进结构如下:(每个图3分)(b)五、计算

7、题(第1小题11分,第2小题12分,共23分)1.解答要点:解:由题意知封闭环为,(2分)尺寸链如图所示,图中,未知,待求。(2分)分析该尺寸链可知:、均为增环。(1分)因为,所以(1分)因为,所以(2分)因为,所以(2分)因此尺寸。也即。(1分)2.答题要点:解:(1)粗车工序的双边余量采用计算,为:2Z粗车=2Z0-(2Z精磨+2Z粗磨+2Z半精车)=4-(0.1+0.4+1.1)=2.4mm(2分)(2)从最后一道工序向前推算,求出各工序尺寸:精磨后,应达到轴的设计尺寸,即:D=28mm;粗磨后轴径的基本尺寸为:D=

8、28+0.1=28.1mm;半精车后轴径的基本尺寸为:D=28.1+0.4=28.5mm;粗车后轴径的基本尺寸为:D=28.5+1.1=29.6mm;毛坯直径的基本尺寸为:D=29.6+2.4=32mm。(5分)(3)各工序尺寸及极限偏差和毛坯尺寸分别为:毛坯:mm;粗车:mm;半精车:mm;粗磨: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