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增强对策

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增强对策

ID:40648045

大小:22.7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增强对策_第1页
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增强对策_第2页
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增强对策_第3页
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增强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增强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感恩教育增强对策广州大学江颖桥摘要:近年来各高校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上社会上一些热心企业和人士的帮助,大部分贫困生都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然而,在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断增强的同时,我们的资助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现状,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关键字:高校资助贫困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

2、体及其问题也日益突出,高校贫困生问题构成了高校教育和管理的新挑战,关系着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为了实现“绝不让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的庄重承诺,国家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资助政策中,各高校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上社会上一些热心企业和人士的帮助,使大部分贫困生都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然而,在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断增强的同时,我们的资助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一、

3、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1、消极的依赖心理部分贫困生消极地依靠助学金度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失去依靠自己努力改变贫困现状的斗志,无心向学、得过且过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观念,认为自己最困难,抱有自己理应最多的资助或者“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态。2、不诚信现象部分贫困生为了在有限的名额里得到更多的资助,刻意夸大甚至捏造贫困事实,却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那些真正困难的同学没有得到应有的资助。3、视资助为理所当然,缺乏感恩行动部分贫困生视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为理所当然,缺乏感恩意识,没有尽

4、自己力量去感恩、回馈社会,如有些学生通过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却拒绝还款,不配合催还工作;有的贫困生不愿意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尽自己能力去回馈社会、帮助他人;有的贫困生接受了社会的资助,却从未对资助者表达感谢;对于没有强制还款要求的资助,很多贫困生往往在工作后有能力时却不主动去返还资助款;甚至有的学生在得不到有限的资助名额时对老师恶言相向、威胁恐吓…….二、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1、贫困生自身价值观的偏差贫困生自小成长在经济贫寒的家庭环境中,对生活的艰辛有着更深刻的体验,他们可能更多经历过社会的不公、人情冷

5、暖等,使他们更容易在成长环境中产生了价值观的偏差。在大学里,他们常常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拥有社会资源的相对劣势让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压力,导致他们更容易产生对生活和前景的悲观消极态度,也产生了如厌学情绪、依赖心理等问题;还有的贫困生不能客观认识审视贫困现状,把个人失败过分归咎于外部条件,形成了自卑与不当自尊并存、偏激、敏感多疑、冷漠等不良心理,甚至产生不满社会、仇富等消极情绪,造成了对国家、学校和社会资助的冷漠情绪甚至视之理所当然,视之是别人所亏欠他的,失去了基本的感恩意识。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

6、所学校,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然而贫困生的家庭由于经济状况,其父母往往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甚至很多贫困生是成长于只有几个老人照顾一群外出打工父母留下的孩子那样的留守儿童家庭,家庭缺乏对他们感恩意识的灌输和教育,导致一些贫困生缺乏对感恩的基本认知;还有的家长本身就缺乏对贫困现状的客观认知,把自身的不幸都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和他人的责任,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仇富心理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贫困生,使他们产生国家、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心态,不懂得也不愿意感恩;另外,一些贫困生的家庭往往对考上大学的孩子寄予厚望,不求回报低付

7、出和溺爱,也容易令贫困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和回馈社会的意识。2、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及资助工作的不完善在市场经济下,一些高校片面追求教学的功利性,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感恩教育缺乏长效性和实效性。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不够重视,感恩教育开展不到位,内容陈旧空洞、缺乏时代性,教学形式也是单一枯燥多以说教为主,这种缺乏针对性和脱离学生实际的感恩教育,难以得到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情感上尚且不接受又谈何付诸实践,自然大大削弱了其实效性。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着重资助轻育人的倾向。高校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资助

8、申请、贫困认定、资格核实、民意调查等一系列资助前期工作和经济援助的给予,却忽视了资助后的跟踪管理和感恩教育工作,对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应承担的义务缺乏衡量和考核标准,没有培养好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自然更谈不上让他们有实际的感恩行动。3、社会转型带来的不良风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