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5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ID:40671612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5

5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_第1页
5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_第2页
5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5 古代寓言二则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古代寓言二则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初步练习浅显文言文的阅读。         3、学习几个文言实词与虚词。          学习重点:目标1、3                   学习方法:诵读、讲读、讨论交流              学习时数:两课时                                                                                    一、阅读序幕                寓言故事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最凝炼的精神财富。寓言故事篇

2、幅虽短,寓意却非常深刻,它对我们的精神修养的培养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就记载着许多这样的寓言故事(引入对《韩非子》《吕氏春秋》的简介)。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选址《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中的这两则寓言故事——                二、阅读主场                (一)教师讲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要求,并范读课文。        1、读准字音(通过注释、字典了解自己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的正确读音)。                           2、读准停顿(通过注释、字词典或其他参考书,了解短语和句子的含义,不把短语和句

3、子读断)。                (二)学生先独立进行诵读练习,再互相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                               (三)讲解两则寓言故事。                    1、讲解时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句子。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鞋)   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有个想买鞋的人)      何不试之以足(状语后置,用脚试试) 先自度其足(量长短)    置之其坐(通假字,“座”) 至之市(到)        吾忘持度(尺码)  反归取之(

4、通假字,“返”) 市罢(停止)  无自信也(宾语前置,不相信自己)               《刻舟求剑》:                    遽契其舟(雕刻)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这里)不亦惑乎(迷惑,糊涂/“不亦……乎”,反问固定格式,不是……吗?)                           2、随意抽两三个学生复述故事。                (四)学习小组合作自选一则寓言故事,作尝试翻译练习。翻译结束后在班上交流,其他小组对所交流的翻译进行评述(翻译是否准确,是否有遗漏,语言是否流畅)             参考译文

5、:                          《郑人买履》——有个想要去买鞋子的郑国人,(到集市前)先测量了一下自己脚的大小,可是去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他拿到鞋子的时候说:“我忘了带尺码。”于是赶回家去拿尺码。等他再来到集市时,已散场了,他自然没能买到鞋子。别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脚试试大小呢?”他回答道:“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有一个过江的楚国人,他的剑在船行驶的时候掉到了江中,他立刻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入水中的地方。”等船靠岸了,他就从

6、做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是行驶的,剑是不动的,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五)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自由发言。               如果你是那个想要去买鞋的郑国人,或者是那个过江的楚国人,一定不会像他们那样愚蠢的说话和办事。那么,现实生活中真有那样的人吗?    (六)由上面的自由发言引出对寓言寓意的讨论交流。(仍以提问方式展开。讨论前学习小组先进行组内交流。)          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或要反映的寓意)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                         

7、  主人翁都办事不灵活。                     不同点:                           《郑人买履》:讽刺那些只相信教条,不相信实际的人。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不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改变看法或做法。                                   三、阅读尾声                (一)研究“探究·练习”二、三。              (二)讨论学习小组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课堂背诵课文。                     (四)家庭合

8、作练习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