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周文波——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pa

隧道股份周文波——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pa

ID:40705432

大小:9.51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8-06

隧道股份周文波——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pa_第1页
隧道股份周文波——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pa_第2页
隧道股份周文波——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pa_第3页
隧道股份周文波——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pa_第4页
隧道股份周文波——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pa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股份周文波——我国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综述p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越江隧道施工技术从上海成功建成打浦路隧道以来,已有20-30条越江隧道成功建成。通过穿越江河的多条隧道施工实践,我国已形成了一系列过江专有技术,其中主要包括水底监测技术、浅气层应对技术、盾尾防漏技术及隧道稳定性控制技术,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确保了越江隧道的成功建设。浦东南路站~南浦大桥站为国内最长的区间隧道(2km),采用皮带运输系统实现高效运输,同时采用叠交隧道施工技术,成功穿越了南浦大桥桥桩。(6)隧道施工高效运输技术盾构法施工中,通过对传统运输设备的配置改进,开发了大吨位设备运输系统和应用皮带运输系统,使盾构施工出土工序的时间大大缩短。另外,对隧道空间的充

2、分应用,也使管片等工程材料的运输和出土工序同步,保证了盾构推进的连续性。通过特殊移动道岔的设计与应用,实现运输车辆在车架后方的及时交会,保证了隧道施工运输线路的畅通和高效。(7)隧道全内衬施工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内衬施工质量,避免产生过多施工缝,而且可以提高内衬的施工进度。由于各模块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成环质量明显提高,保证了内衬的施工质量,内衬施工日平均施工速度可达到12m以上。内衬结构施工示意图(8)双圆盾构隧道施工技术2003年上海地铁8号线工程黄兴路站至开鲁路站的施工中首次成功采用了此项施工技术,标志着中国软土地区盾构法隧道工程技术新的突破,也使得中

3、国成为继日本以后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辐条式刀盘,正面全敞开60cm直径的刀盘辐条在旋转时对前方土体进行挤压,而在后方形成建筑空隙刀盘为扇形,当刀盘水平位置时,上部无支撑盾构宽度宽,中间为凹槽,可能存在背土现象准备壁后注浆系统以备用,确保浆液及时填充盾构与管片间的建筑空隙;利用盾构中心顶部的注浆孔及时填充润滑材料,减少凹槽处的背土现象;进行土体改良,增加土仓内土体的塑流性能,及时填充辐条留下的建筑空隙摸索并设定与外部原状土相当的土压力值,减少对正面及上部土体的扰动盾构同步注浆为上下两点注浆,浆液无法及时填充设置有效的地面变形监测点,及时进行地面变形的监测。2.2

4、国际先进水平的软土盾构法施工技术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盾构施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软土层的市政工程领域。自上海首次开展软土隧道可行性试验至今,通过众多的工程实践,我国的软土盾构法施工技术得到快速提升,积累了大量施工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施工工艺、工法,并形成了一系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1)垂直顶升建设取排水口施工技术从隧道内部用顶升方法安全、快速地向上顶出通水立管,顶升不受水面风浪和气候影响,顶升完毕后,只需短时小规模的潜水作业,揭开通水立管的顶盖即可完成。该技术安全、快速、经济而又不受水上风浪潮汐影响。上海外高桥电厂三期取排水隧道(垂直顶升)措

5、施:1.预先对顶升部位的隧道进行周边土体加固和隧道内部加固;2.预先加工顶升管节、顶升装置等;3.顶升施工应做好顶升口的防水措施;4.顶升作业应严格控制施工参数,并加强管节垂直度的测量。效果:目前电厂取排水隧道已经投入运营。(2)近距离穿越运营中的隧道施工技术通过对叠交隧道影响的研究、分析和模拟试验,我国在施工中加强监测,由此积累了一套在上海软土地层条件下处理盾构掘进时相邻隧道相互影响的经验,形成一整套长距离叠交隧道掘进技术,从而把软土盾构法隧道施工中,近距离隧道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地铁2号线穿越运营中的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人民公园站河南路站区间隧道施工中,盾

6、构出洞段将需穿越营运中的地铁一号线区间隧道。盾构出洞后仅12m距离与地铁一号线隧道呈85°斜交;一号线隧道底部与二号线隧道顶部间距仅为1m;隧道埋深达17.5m。地铁一号线沉降控制在3mm内,从而确保地铁正常运营。同时,该区间隧道创优质工程。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6标昌平路站~长寿路站区间隧道工况:2号线隧道底距离7号线盾构顶部约2米。效果:2号线最大沉降量仅为-2mm穿越区段平面图天平路衡山路徐家汇公园轨道交通9号线6标盾构上穿1号线盾构与1#线隧道距离设计值盾构与1#线隧道距离实测值盾构顶覆土1#上行线1#下行线1#上行线1#下行线1#上行线1#下行线9号线下行线2

7、.35m1.33m2.45m1.45m4.64m4.56m9号线上行线1.73m0.93m1.66m0.83m4.42m4.24m施工难点:1、盾构与1号线隧道净距较小,最小处0.83m。2、穿越段盾构顶覆土较浅,最浅处4.25m。3、穿越段隧道轴线复杂,存在R400m平曲线和R5000竖曲线。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6标宜山路站~徐家汇站~东安路站区间隧道工程穿越情况:1、1号线上行线隆起1.6mm,下行线隆起2.1mm。2、地面隆起最大18.3mm,沉降最大17.3mm。(3)大直径盾构推进与地面沉降控制技术通过对大断面泥水盾构的开挖面稳定、施工参数匹配的系统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