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

ID:40712956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6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_第1页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_第2页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_第3页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_第4页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复习目标:1、巩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掌握缩句的要求。2、通过归纳复习和练习巩固句式变换的方法,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复习重点:句式变换的复习复习过程:一、复习扩句和缩句。1、出示句子:小明读书。小明在教案里认真地读书。请学生辨别并说出两个句子的区别。小结什么是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2、请学生说说扩句可以在一个句子什么地方增加?缩句应该怎样缩?(师小结归纳:扩句可

2、在名词和动词前面增加修辞的成分,缩句先找了句子的主干,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等,然后把修辞的词语删去,如“的”字前面的成分,“地”字前面的成分,“得”后面的成分。)3、请学生说说缩句关键要注意什么?(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4、练习:扩句——红旗升起来了。缩句——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二、复习改换句式。1、出示句子,能否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我怎能不感到自豪?)(2)小明发烧了,他不得不去看医生。(他一定要去看医生。)(3

3、)妈妈对小刚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妈妈对小刚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2、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说说这些都是什么句式,变换后有什么区别。(反问句和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3、师归纳:我们小学阶段还要掌握这三种句式之间的转换,尤其是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请学生回忆反问句怎样转换成陈述句?陈述句又怎样转换成反问句?要注意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4、学生汇报,老师整理:5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

4、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5、看看下面的句子改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世界。6、请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我

5、们的战士是可爱的。△他的话真使我感动。△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雨水?△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俗话说:“复习是医治遗忘的灵丹妙药。”孔子也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可见复习的重要性。我们要做到以期末考试复习为重心,以期末考试为中心,以争取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为目标,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清楚地分开,安排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抓紧时间,认真复习,努力提高复习质量。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妥善安排复习计划,注重复习效果。复习目标:1、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2、病句的诊断及修改方

6、法。3、关联词句式的运用。复习难点:关联词句式的运用复习设想:1、识点呈现方式让学生回顾。2、例呈现让学生熟悉掌握。3、习方式让学生巩固、运用。复习过程:一、什么是句子。51、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2、句子的构成。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

7、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3、句式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

8、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例2、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例3、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练一练】⑴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⑵ 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上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