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

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

ID:40713416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6

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_第1页
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_第2页
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_第3页
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_第4页
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佛学入门常见词汇简述佛  佛陀并不是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佛不在天上,佛不在寺庙里,佛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佛为人们指出一条解脱人生烦恼的道路。只要我们遵照佛陀慈悲为本的教诲去做,自然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

2、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而我们是后知后觉者。佛与我们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只是在一个‘觉’字的不同罢了。  佛法  佛法是释迦摩尼佛所教导的法,是断除烦恼、灭尽诸苦的方法。后世将这些教导记录成文,即成了佛经。犹如一个病人拿到了药方,唯有去抓药、吃药才能治病;只知道捧着药方读诵却不吃药,疾病一辈子也甭想痊愈。同样的,如果将经典奉为能免祸降福的

3、灵丹妙药、了生脱死的真言神咒,却不肯依教奉行、依经实践,烦恼永远也不可能被断除。  佛教  佛法是本来宇宙中就具有的,而佛因为悟道了,他把这些佛理告诉世人,世人按照佛教导的言行去做,而久而久之形成了所谓的佛教,其根本宗旨就是觉人救世、自救救人,理论本身就博大精深。许多宣扬佛教的人没有理会到释迦摩尼佛理论的本旨,忽略了佛陀教化在世间的精神而侧重玄谈,使许多信仰佛教的人,也偏离了佛学理论的本来轨道,逐渐演化把他当神供养了,成了无所不能的天神。  求佛  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求。求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身

4、通过多闻熏习,如理作意,积资净障,降伏客尘烦恼,恢复清净自性,显发种种殊胜妙用的过程。求佛,并不是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发财、健康,而是他们的教法在指导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远离伤害。  佛像  佛像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佛陀的教诲,看到佛像,就联想到佛在经典里面对我们许许多多的教训。有时候把它忘掉了,一看到佛像提起来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遵照佛陀的教训去做?  磕头  磕头,表示对佛的礼敬,向觉悟者学习,在觉悟者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是为了制伏傲慢心。佛菩萨是觉者,我们磕头是为了

5、众生觉悟,是生惭愧心的时候。很多众生还有从无始劫以来形成的高慢心,每当我们磕头的时候,为所有众生去掉这颗高慢心。  木鱼  佛门法器中的木鱼,是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诵经时敲打鱼头,其用意在于:鱼有一特殊习性,不管是在水中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敲打木鱼来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要懈怠。另普贤警众偈的经文“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  香  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烧香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 

6、 花  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是给人们自己看的,提醒人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修德。花开了以后,才会结果,花开得好,果才能结得好。因此,只有常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  水果  水果表示成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从佛理上讲,果代表性德,是圆满智慧之果。  灯  灯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们看见一切光明的时候,就要想到应向智慧的路上走。  烛  烛代表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佛教给人们,要想求智慧,就要能够舍己为

7、人,去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帮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也就是要人们提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水  水代表心境。水很纯净,代表心要清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养这杯清水,看到它就想到我们的心也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这是供具里面最最重要的,你甚至可以不烧香、不点蜡烛,也没有鲜花和水果,但是不能不供养一杯清水,看到水就要想到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诸如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中,要知道修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业障  业障在于自心的执

8、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内心里面的业障就不存在。什么事情看不开就会有业障,要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开,那么业障就不存在。烦恼也是一样,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东西。克服心里障碍自然消除,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因果  因果,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每件事都有一个因,没有因的话,是没有果的。当这个果结了后,我们要找因,这个果肯定和我们所做的事有关联,或许一句话,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