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考试要点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

ID:40715584

大小:23.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6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_第1页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_第2页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_第3页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_第4页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分论》考试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刑法考点(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特征: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恐怖组织而参加且未进行恐怖活动的,不构成该罪)注意:犯该款罪的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2)交通肇事罪特征:1、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

2、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包括自信满满的过失司法实务: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1、是否存在违章行为且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2、本罪与利用交通工具的故意犯罪的界限:!!!区别的关键在于查清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若行为人故意开车撞死或撞伤特定的个人,应定为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故意开车冲撞人群,则应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带离现场隐藏或者遗弃的,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残废的,定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以为被害人已经

3、死亡的,为了隐匿罪迹,将被害人沉入河流中,事实上被害人溺死的,应将后行为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前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3)保险诈骗罪特征:1、侵害的客体:双重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保险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律、法规,在保险活动中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3、本罪主体:特殊主体“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骗取保险金的目的保险诈骗罪的处罚:犯此罪和为此同时进行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4)走私贵重金属物品罪:

4、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的管制及国家对贵重金属的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贵重金属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是故意出境:定走私贵重金属罪入境:定走私普通货物罪保留死刑(5)洗钱罪的上游犯罪:1、毒品犯罪2、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3、恐怖活动犯罪4、走私犯罪5、贪污贿赂犯罪6、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7、金融诈骗犯罪(6)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绑架: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属于复杂客体非法拘禁: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5、,是单一客体(为是取回自己应得的财务,所以谈不上侵犯财产权利)2、犯罪的目的不同:绑架:为了勒索财务或其他不法要求非法拘禁: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取回自己应得的财务3、客观方面不同:绑架:不仅要有对被害人的劫持控制、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且要求有勒索财务或提出不法要求的行为,其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只是为了勒索财物的目的;非法拘禁:行为人以非法控制被害人行为自由为主要目的或全部目的。在犯罪上,绑架罪通常表现为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而非法拘禁是公开或半公开的扣押4、被害人与行为人之间关系不同:绑架:被害人与行为人之间没有债务债

6、权关系.非法拘禁: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注意:若被害人与犯罪人事实根本上无债权债务关系,犯罪人为了勒索财物而捏造债权债务关系的,并实行非法控制被害人人身自由的,定绑架罪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和联系联系:都是捏造事实区别:1、客观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是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害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3、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人或者更多的人,不进行告发

7、。4、诉讼程序不同:诬告陷害罪是公诉案件,诽谤罪是自诉案件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1、客体不同:诈骗罪仅是侵害公私财务的所有权,侵害的对象仅是公私财务敲诈勒索罪不仅侵害公私财务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益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着重于“骗”,即采取了捏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的手段3、受害人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的受害人出于“自愿”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的受害人是因为害怕“被迫”交出财物伪证罪的发生条件1、只有在刑事案件中才会有伪证罪问题2、构成伪证罪的主体为特定主体,即

8、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共四种人3、只有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提供伪证的行为才构成伪证罪4、从行为上讲,构成伪证罪的行为是指作虚假的,与案件事实不符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5、伪证罪属于故意犯罪,而且有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意图合同诈骗罪特征:(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