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爱国英雄的诗词

历代爱国英雄的诗词

ID:40795633

大小:49.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7

历代爱国英雄的诗词_第1页
历代爱国英雄的诗词_第2页
历代爱国英雄的诗词_第3页
历代爱国英雄的诗词_第4页
历代爱国英雄的诗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代爱国英雄的诗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智勇双全威震诸侯国事为重知错能改——爱国名将廉颇的故事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汉族,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所向披靡卫国安民——西汉大将军卫青的故事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元

2、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谥号为‘烈’。出击匈奴威震漠北——西汉爱国名将霍去病的故事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汉族,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献身边陲的一代名将——西汉后将军赵充国的故事赵充国(前137一前52年),是西汉名将,字翁孙,陇西上圭阝人.为人沉着勇敢,熟悉兵法,精通少数民族事务,有将帅宏略.他在对匈奴,羌,氐的战争

3、中,审时度势,每战必胜,威名远扬,被册封为后将军.宣帝继位后,因辅政有功,被封为营平侯.赵充国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是提出了"寓兵于农,耕战两利"的策略,即屯田法.此方法被汉宣帝采纳后,取得了对羌战争的最终胜利,保持了西北边疆的稳定,同时对发展边疆农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赵充国之后,屯田法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在实践中广为应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流击楫奔赴国难——志在统一的爱国名将祖逖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汉族,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名将。西晋末年,率亲朋党友避乱于江淮。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

4、进行北伐。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势力强盛,受到朝廷的忌惮,并派戴渊相牵制。321年,祖逖因朝廷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死后,北伐功败垂成。历经三代忠心不改——岭南巾帼英雄冼夫人的故事冼夫人(512——602),一作洗(xiǎn)夫人,是中国古代岭南地区最受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她一心为国、赤诚爱民的崇高精神,使动乱的南北朝时期的岭南一隅得以偏安,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文化普遍提高。冼夫人不仅在协助梁、陈及隋三朝治理

5、岭南方面业绩辉煌,而且她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她在反对地方割据和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煊赫的战功,得到皇朝的信任,逐渐上升为有权调动指挥部落六州兵马,雄据一方的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中华民族历代英雄豪杰中亦少有可比者。忠勇爱国力挽狂澜——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的故事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

6、,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汾阳王赞》李白  忠武英声振德威,恩光荡荡古今稀。八男受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微。半壁宫花歌宴罢,满床牙笏肃朝归。应知积庆源流远,自有云仍拜锁闱。出奇制胜以少胜众——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将李光弼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

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杨门虎将忠烈雁门——北宋爱国名将杨业的故事杨业(约932-986年),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他从小就擅长骑射,爱好打猎。曾对同伴说:“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他刀斩萧多罗,生擒辽将领李重海,使辽军望之丧胆,“望见业旌旗即引去”。太平兴国七年,契丹三万骑兵分三路攻宋。中路袭击雁门,被杨业打得大败,杀死辽军三千人,俘虏一万多,牛马五万多,攻破堡垒三十六个,战果辉煌。由于杨业屡立战功

8、,人们称他为“杨无敌”。子承父志再振雄风——抗辽大将杨延昭的故事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后改名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