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

ID:40797234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_第1页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_第2页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_第3页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_第4页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解读2011年广东省语文科《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与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古诗文背诵篇目》删减了2010年新增加的篇目〔10篇(首)古诗文〕。现根据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近三年来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潜在的规律,对20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向作一些肤浅的分析,以期同广东省2011年的广大高考备考师生共同探讨,理性高效备考。一、解读2011年广东省《考试说明》  (一)语言文字运用    20

2、11年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应用板块的要求与2010年完全相同,在题型方面,保持了2010年多种能力综合考查的特点,有字音、成语运用、辨析病句、连贯、排序、仿写、修辞、概括要点、图文转换等,能力层级考查十分清晰。   其中,图文转换题把传统的图文转换题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及修辞较好地结合起来,既能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考查其表述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语文素养,考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近3年来,广东卷图文转换题考查的形式分别是:2008年为剪纸画的转换,2009年为图表的转换,2

3、010年为图表的转换。我们预测2011年可能会考查新闻图片或漫画的转换。语言连贯题,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广东卷以排序形式出现,并且还结合在图文转换、扩展语句中考查,可见广东卷对语言连贯题这一考点是十分重视的。2011年有可能继续采用这些形式。压缩语段题,2008年广东采用概括内容的形式,2009年、2010年没有考查压缩语段,而是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这两种题型均无创新,难度不大,从体现稳定性的角度考虑,2011年可能会继续沿用这两种题型中的一种,并且很可能会综合连贯一起考查

4、。   5广东近几年来,把扩展语句、图文转换与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一起考查,其主要特点是题目新颖,与情景再现联系紧密,同时向衔接和仿写融合,命题形式将不断创新,并且与语文课文内容联系(如2010年与《孔雀东南飞》联系),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如2009年写致谢词)。(二)古代诗文阅读关于古代诗文阅读,2011年广东省的《考试说明》保持了近三年的考查要求,2011年广东卷的命题思路、材料的难度以及考点的布局,基本上会与多年来广东卷及各地区的命题思路保持一致,

5、只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删减了2010年新增加的篇目〔10篇(首)古诗文〕,考查总体还是体现从识记(A)到鉴赏评价(D)这样的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文言文材料的选择上,有可还能是人物传记。名句名篇的默写内容材料在2010年的基础上删减了4篇文言文、6首诗词曲。删减的4篇文言文是:《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兮辞》(陶潜)、《滕王阁序》(王勃)、《六国论》(苏洵)。删减的6首诗词曲是:《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山居秋暝》王维、《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高适、

6、《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关于古文阅读,实词解释、虚词意义和用法辨析、信息筛选、内容分析概括、翻译文中句子等考点,2011年广东省《考试说明》的要求与2010年保持完全一致,估计2011年高考考查的形式也不会有变化。广东卷2007年始设置断句题,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均考了断句题,并且分值由3分提高到4分,2011年广东省高考应该仍会继续设置这类题目。对于古代诗歌阅读,考查重点仍将是古诗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形象、语言(尤其注意意象的鉴赏)等,与201

7、0年广东省《考试说明》的要求也完全一致。   总之,根据广东省高考近三年来的命题特点,2011年广东省高考古诗文阅读的命题思路将会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三)现代文阅读5    根据2011年广东省《考试说明》,现代文必考内容与2010年保持一致,仍是考查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从2011年广东省《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可知,考查的形式仍是设主观题和客观题各两小题。根据广东省过去三年的命题思路可知,论述类文章的考查重点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对作者的观点态度

8、进行评价等。   对于选考内容,2011年广东省《考试说明》较之2010年没有变化。在后阶段的复习备考中,考生尤其应当认真地研究一下如何从文本中“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如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新考点,在2009年的语文高考卷中已经考查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2011年可能会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这个考点进行考查。   考生需要注意的另外一个方面是:2008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广东卷选了两篇外国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