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睿慧睿非一人辩

僧睿慧睿非一人辩

ID:40805595

大小:575.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7

僧睿慧睿非一人辩_第1页
僧睿慧睿非一人辩_第2页
僧睿慧睿非一人辩_第3页
僧睿慧睿非一人辩_第4页
僧睿慧睿非一人辩_第5页
资源描述:

《僧睿慧睿非一人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8正觀雜誌第二十五期/二○○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僧叡慧叡非一人辯入廬山,幽棲七年)與道生等發往長安的,而據僧祐收錄的僧叡《關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徐文明中出禪經序》,僧叡弘始三年(401)十二月二十六日即在長安從羅什學禪,僧祐是不可能自相矛盾的。【內容提要】僧祐的這一失誤起初並未產生作用,曾經從學於他的慧皎分別僧叡與慧叡同為東晉時期的高僧,又都是鳩摩羅什的弟子,因為二人立傳,直到唐初的吉藏依然未受其影響。吉藏對僧叡評價甚此多有誤將二者視為一人者,本文批駁了日本學者鐮田茂雄等人的高,在多種著作中都提到他,對慧叡卻似乎未曾言及。宋志磐《佛觀點,認為二者不可能是一人。祖統紀》卷二十六似

2、乎始將二者誤為一人:關鍵字:僧叡慧叡羅什法師僧叡,冀州人。遊學諸方,嘗行經蜀西界,為人所掠,使牧羊。有商客異之,疑是沙門,及問以經義,無不綜達,即出金贖之。後遊歷天竺諸國,還至關中,從羅什諮稟經義。羅什【正文】翻《法華經》,以竺法護本云"天見人,人見天",什曰:"此言僧叡與慧叡都是鳩摩羅什(344-413)的著名弟子,二人既同出過質耳。"叡曰:"將非人天交接,兩得相見?"什喜,遂用其一門,又名字相近,年齡相若,生緣相鄰,是故多有誤其為一人者。文。久之來入廬山,依遠公修淨業。既而適京師止烏衣寺,講近代以來,中國學者意見比較一致,罕有以其為一人者,而在日本說為經,聽者推服。宋彭城王義康

3、要入第受戒,師曰:"禮聞則爭論不休,仍有不少大家持此謬說,是故有重加檢討的必要。來學。"王乃入寺祗奉戒法。王以貂裘奉師,常用敷坐。王密寶唱《名僧傳》、慧皎《高僧傳》皆為二人立傳,從現存的《高令以錢三萬買之,師曰:"此雖非所宜服,然王之所施,不可僧傳》本傳來看,二人的分界十分清楚,根本不會產生二者為一人棄也。"王聞益加敬。謝靈運篤好佛理,殊方俗音多所通解,的誤會。那麼為何後人有此誤會呢?其根源則是僧祐,他在《出三嘗以經中字音求證于師,因為著《十四音訓》,梵漢昭然。元藏記集》卷五中誤將題名"長安叡法師"的《喻疑》當成慧叡的作品,嘉十六年無疾告眾曰:"吾將行矣。"即面西合掌而亡。眾見臥這

4、就為後世之誤開了先河,甚至成為此誤說的重要證據之一。然而1內一金蓮華倏爾而隱,春秋八十五。僧祐本人對僧叡與慧叡分得很清楚,根本沒有以其為一人的意思。因為據道生傳,始興慧叡是在元興二年(403年)以後(道生隆安中1大正藏49冊266頁中、下。僧叡慧叡非一人辯169170正觀雜誌第二十五期/二○○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稟受經義。後預廬山蓮社。宋元嘉十六年,忽告眾曰:吾將行2上引出自經陳舜俞刊正,又經懷悟、志磐補治的《十八賢傳》,矣,面西合掌而化,眾見叡榻前一金蓮華倏爾而隱,五色香煙,6這段描述大半是說慧叡,卻將僧傳明言屬於僧叡的參譯《法華》的從其房出。故事及臨終面西合掌而卒事改屬慧叡,是以後

5、人認為志磐將二人作3一人。那麼究竟是作于中唐以後的《十八賢傳》本來就有此誤說,這一組合多半是講慧叡事蹟,其末後則是講僧叡臨終事。五色香煙還是始自訂補者呢?陳舜俞熙寧五年(1072)作《廬山記》,其中有是舊說,金蓮華則是始自《佛祖統紀》的新撰。這表明此一誤說已慧叡法師傳,其文與僧傳慧叡本傳幾乎全同,根本沒有和僧叡相同經為後世所接受了。4之處,只是最後稱"時稱晉有四聖,生、肇、融、叡,其一也",顯綜上所述,能夠建立一人說的證據是兩個誤說,先是僧祐誤將然是將名列四子的僧叡換成了慧叡,抬高了慧叡的地位,這表明陳僧叡之作改屬慧叡,後是志磐誤將僧叡之事改屬慧叡。某些日本學舜俞曾加刊正的《十八賢

6、傳》並未將僧叡、慧叡當成一人,那麼此者對此誤說深信不已,並多方加以論證。說只能出自大觀初的懷悟和後來的志磐了。日人橫超慧日力主一人說,並為鐮田茂雄等所遵依。其根據不與陳舜俞同時的戒珠於《淨土往生傳》卷上但言僧叡,未提慧外有三:一是二人出生地一致,冀州與魏郡長樂非兩地;二是歿年5叡,其文字亦與僧傳大同,這表明當時尚無將僧叡與慧叡混同之之所以有六十七與八十五之別,是因一是僧叡逃離長安之年,一是說,由於懷悟之書不存,此說究竟是始自北宋末期的懷悟還是南宋終老建康之時;三是從師承、思想等方面分析,《大品經序》的作者7的志磐就不得而知了。僧叡必定是《喻疑》的作者慧叡。此三條其實皆不足為據。志磐

7、之後,明祩宏《往生集》卷一亦將二者誤為一人:其一,關於出生地問題。據僧傳,僧叡為魏郡長樂人,慧叡為晉僧叡,冀州人。遊學諸方,遠歷天竺。還關中,從羅什法師,冀州人。冀州與魏郡相距不遠,卻並非一地。據《晉書‧地理志》,魏郡長樂縣屬於司州,不屬於冀州。如果說冀州與司州有什麼關係2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261頁,中華書局1983年。36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261、262頁,中華書局1983年。大正藏51冊127頁下。47大正藏51冊1041頁下、1042頁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