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方道庭院

天一阁-方道庭院

ID:40820674

大小:2.00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08

天一阁-方道庭院_第1页
天一阁-方道庭院_第2页
天一阁-方道庭院_第3页
天一阁-方道庭院_第4页
天一阁-方道庭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一阁-方道庭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一阁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燕赵崇武,吴越尚文。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浙江人有着很强的人文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吴越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使得大批文人来到吴越之地,形成了吴越之地文人会聚的局面。随着南宋时期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浙江一带的大学问家、大藏书家、大文豪、大商人层出不穷,私人兴办的书院也不

2、计其数。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大藏书家范钦,他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被称之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范钦(1506-1585),浙江鄞县(现属宁波)人,嘉靖三十九年官至兵部尚书右侍郎。辞官归里后,整理宦游时搜集的各类典籍,并不断增加收藏,并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最后收藏典籍多达七万余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为储其所藏,乃建天一阁。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设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

3、,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

4、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外姓人不得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763年(清康熙1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

5、子孙(四世孙)范光燮。并将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至1773年,乾隆诏修《四库全书》,范钦八世孙范懋柱呈进天一阁藏书638种,其中被收录到《四库全书》中的有96种,列入存目的为377种。乾隆回赠图书万卷有余,并仿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

6、,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阁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而天一阁的防虫技术据说还有一个故事:早期的古典范本都很难抵御蛀虫的侵蚀,天一阁的藏书也不例外,早期的藏书也曾因虫蛀问题损失惨重,后来范钦偶然发现唯独有一部《书经新说》第六卷在众残损的古籍中完好无损,这使他倍感奇怪,经仔细观察,发现书中夹有一株带有香味、说不出名称的小草。范钦记起这小草是他在广西读书时夹进书中作为书签用的。后来他得知这种小草叫“芸香草”,广西人常把它放在衣柜里防止虫蠹衣物。正是由于天一阁

7、采用了“芸香草”防蠹,才使得天一阁在众多古代藏书楼中一枝独秀,闻名天下。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