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ID:40902571

大小:1.0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0

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_第1页
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_第2页
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_第3页
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_第4页
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燃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引言:目前国内推广的分层给煤、分层分行(变层分段)给煤两种给煤方式,均由辊筒传动给煤系统和分煤布置系统组成。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板结“盖被”、侧密封漏风、落煤不均、布煤不匀、火线不齐、过氧系数偏大等现象。一、分层、分层分行(变层分段)给煤装置辊筒的缺陷1单辊筒传动给煤:目前部分大吨位锅炉使用以单辊筒传动给煤的分层给煤装置,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干煤自流、湿煤打滑现象,导致送煤量无法做到均等一致。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煤仓设计不合理,使用的辊筒直径小,进而燃煤与滚筒表面接触面积偏小,摩擦力降低而致。2双辊筒传动给煤:目前国内推广的

2、双辊筒传动给煤式分层分行(变层分段)给煤装置,该系统由拨煤辊和输煤辊组成,实际运行过程中,双棍之间的上45°角处,易现干煤自流,湿煤打滑,煤仓棚煤现象。原因在于拨煤辊直径更小,又加高温作用下双辊表面易粘联粉煤及杂质且难以处理,日久滚筒表面越积越多,故障率增加,更有用户其弃除输煤辊而用其一凑合使用。3三辊式传动给煤:之所以在煤仓中双辊筒上端另加绞龙式移煤转用辊,是因为煤仓经常出现棚煤致使滚筒空转无煤接力而下现象,还使司炉人员增加劳动强度。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绞龙式移煤转用辊直径偏小,受燃煤堆积重压作用下,运行过久后,绞龙式移煤转用辊受燃煤中的粘湿粉煤、杂质粘连,杂物缠绕

3、的影响,终至故障率偏高。4链条锅炉大吨位中,多为双辊式、三辊式分层给煤装置,但由于辊筒过长,直径过小,为防止变形,致使辊筒中间加装支撑式固定装置,结构更加复杂,故障率明显增加。总结综上所述,不管是单辊筒,还是双辊筒、三辊筒式分层分行给煤装置,煤仓设计不合理,辊筒直径过小,都会导致煤量输送无法等均一致。二、分层给煤装置分煤筛的缺陷1由于分煤筛是由长短不一的钢条(筋)错层焊接而成,粉末煤、杂质水分含量及粘性大,经常附着粘联分煤筛,落煤后导致煤层厚度不一。2由于分层后,大块居下,小块居中,碎末煤居上,燃烧时易出现板结“盖被”现象,导致灰包碳增多。又因块煤所燃时间长于碎末煤,

4、而链条锅炉属由上而下单面着火,先烧末煤后逐步引燃煤层下面的块煤,虽有较好的透气通风作用,但排列顺序却违背了正常的燃烧机理。3由于碎末煤燃尽后煤灰积淀于块煤之上,使块煤导热系数下降,导致块煤未能充分燃烧,加生炭严重。4由于分煤筛中的钢条(筋)受氧化、腐蚀、块煤冲击、高温炙烤的影响,易使钢条(筋)脱落、变形,导致煤层凹凸不平。总结上述分煤筛设计应用的不合理性,使层燃锅炉的燃烧效率下降明显,灰渣含碳量居高不下,板结“盖被”现象严重,是分层给煤装置节能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三、分层分行(变层分段)给煤装置分煤筛的缺陷1由于分层分行(变层分段)给煤装置是由钢条(筋)+角钢组成

5、的分煤筛,用后不久继而出现粉煤、杂质粘联堆积在角钢、钢条(筋)的焊接处。落煤后导致煤层厚度不均匀,分行起垄不一致。2由于钢条(筋)+角钢组成的分煤筛是先分层后分行,依旧大块居下,小块居中,碎末煤居上,受角钢的作用,居上的碎末煤分行起垄,但本质未变,依旧分层给煤为主,分行起垄为辅。3由于碎末煤分行起垄幅度、间隙行距都很小,较难达到宣传材料中所说的波峰、波谷之间有扰动作用。依旧先烧末煤后逐步引燃煤层下面的块煤,板结“盖被”问题依旧无法解决。4由于分煤筛中的钢条(筋)受氧化、腐蚀、块煤冲击、高温炙烤的影响,依旧使得使钢条(筋)脱落、变形,导致煤层凹凸不平。总结钢条(筋)+角

6、钢组成的分煤筛的不合理性,依旧使灰渣含碳量居高不下,板结“盖被”现象严重,是分层给煤装置节能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二。垂直分行(垄沟)型给布煤均燃节能装置的创新应用引言:名称重点词由垂直、分行、给煤、布煤、均燃、节能组成,该装置/技术做到了块煤居沟谷,碎末煤堆积锥体状,辊筒传动煤量等均,煤层布置厚薄一致,分段控煤均匀燃烧。垂直分行(垄沟)型给布煤燃烧技术的原理详见(附件一)1垂直分行:由附图可见,块煤与碎末煤垂直相间排列;逼平形表面积提高45%左右,比分层分行表面积提高15%左右;平均厚度、垄高、沟谷厚度及垄距根据锅炉结构及用户要求设计。2分煤筛的设计应用:采用量身定做

7、的方式,该专利技术结构经过特殊的分行装置,由于二次分离作用沟谷中块煤较多,垄峰碎末煤较多,所布置的煤层厚度一致,改善了通风,利于降低鼓风风压及引燃。为锅炉的均匀燃烧起到了关键作用。3辊筒的应用设计:采用单辊筒大直径专利技术,增大了煤与辊筒接触表面积,有效提高了相间的阻力系数,确保了干煤不自流,湿煤不打滑且不粘辊的问题。为等量输送燃煤创造了先决条件。4煤量分段控制:进煤限量装置为多段可调层加式(独有专利技术),该装置使用方便灵、活调,彻底避免了侧密封漏风的严重问题;为由上而下的给煤系统、布煤系统的均匀一致性奠定了基础。5块煤跑边的解决:大吨位链条锅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