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技术安全质量交底

混凝土技术安全质量交底

ID:40949044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1

混凝土技术安全质量交底_第1页
混凝土技术安全质量交底_第2页
混凝土技术安全质量交底_第3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技术安全质量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混凝土工程质量安全技术交底一、混凝土浇筑时离地2M以上的过梁、雨蓬和小平台时,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浇筑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并架设安全网,搅拌机作业中当料斗升起时,严禁人在料斗下停留或通行;当需要在料斗下检修或清理料坑时,应将料斗提升后用铁链或插入销锁住。二、质量要求:轴线位置允许偏差:基础15mm;墙柱梁8mm;剪力墙5mm。垂直度允许偏差:层高≤5M8mm。标高允许偏差:层高±10mm;全高±30mm。截面允许偏差:+8,-5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三、混凝土的搅拌:1、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

2、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3、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筒有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4、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有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塌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四、混凝土的运输:1、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在运输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

3、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须的稠度。2、运送砼的容器和管道,不应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和输送通畅。一、混凝土浇筑:1、在浇筑之前,应对模板,钢筋工程进行验收。2、在浇筑砼时,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预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得不得有积水。3、砼浇筑层的厚度,插入式振捣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4、浇筑时,应注意防止砼的分层离析,砼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5、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

4、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予递减。6、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7、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8、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二、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

5、度不应小于1.2N/m㎡;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3、施工缝附近的回弯钢筋及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应清除;4、在浇筑前,宜先在水平施工缝上铺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1、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应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

6、合;2、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3、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缝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退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2)、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

7、墙的交接处;6)、双向受力楼板、磊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