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底隧道右线进口塌方处理

岭底隧道右线进口塌方处理

ID:40955770

大小:90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11

岭底隧道右线进口塌方处理_第1页
岭底隧道右线进口塌方处理_第2页
资源描述:

《岭底隧道右线进口塌方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岭底隧道右线进口K103+095~K103+128段塌方一、塌方情况2010年10月30日早9点,岭底隧道右线进口K103+095~K103+128段发生塌方,塌方引起地表塌陷、开裂。塌方纵向长约33m,坍塌渣体主要为土夹块石结构,无人员受伤。塌方段前方K103+128~K103+164段已施工上台阶初期支护发现4处开裂变形。塌方前该段上台阶已基本贯通。本段原设计为V级围岩,K103+095~K103+128段采用S5a型衬砌结构,超前支护采用30mΦ108×6大管棚注浆及5m长双排Φ50×5小导管注浆,初期支护采用60cm间距I2

2、0b工字钢,施工方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隧道塌方平面图二、原因分析1.地质条件差,塌方段为强风化片岩,沟谷内坡残积碎石土较深,地质属Ⅴ级围岩,岩层节理发育、结构极破碎;2.管棚注浆、填充等实施效果差,套拱及初支钢架落脚等未达到设计要求。3.板桥3号桥大桩号侧重力式桥台开挖、爆破对山体稳定性产生影响。三、处治措施方案一:暗挖方案①做好地表的截排水措施,塌陷区域四周设置截水沟。②在K103+128~K103+164段初支开裂受影响段初支内侧架设I18工字钢临时钢拱架并设置临时仰拱封闭成环。③进行板桥3号桥大桩号侧重力式桥台施工。④对K10

3、3+095~K103+128段塌方区进行地表注浆固结塌方体。⑤待桥台完工、地表注浆达到强度后,在K103+100设置管棚套拱打设25m长Φ108×6大管棚注浆。⑥从K103+100开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暗挖进洞,每循环进尺60cm,初期支护采用56cm厚喷射混凝土和双层I22b工字钢,纵向间距60cm,并设置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成环。二衬及时跟进,二衬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厚80cm,主筋采用Φ25,纵向间距20cm。⑦对K103+128~K103+164初支开裂段打设5m长Φ50×5径向小导管并注浆加固围岩,小导管纵环向间距0.6m×1

4、m,及时跟进该段二衬。⑧加强对塌方影响段落隧道结构和地表的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以动态修正支护参数,调整施工方案。方案二:明挖方案①、②、③同方案一。④待桥台完工后,从起拱线标高开始放坡开挖K103+095~K103+128塌方段,边坡坡率1:0.75~1:1,采用锚杆框架防护,右侧边坡高度约30~40m。⑤K103+095~K103+128段设置60cm厚C25混凝土护拱,护拱内设置I20工字钢,纵向间距60cm。⑥分段开挖下台阶并接长护拱边墙,在护拱内模筑70cm厚C30钢筋混凝土明洞,并在洞顶回填碎石土、粘土隔水层、植草绿化。⑦

5、、⑧同方案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