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

2019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

ID:41067306

大小:22.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5

2019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_第1页
2019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_第2页
2019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_第3页
2019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_第4页
2019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书  实习结束后都要写实习报告,下面是xx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1,巩固和深化对《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的理解,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与测绘方法;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2,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个方面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4,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  5,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每小组施测一条约1km的四等水准闭合路线。  2

2、,每小组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区面积为150m*150m)的白纸测图。  3,每小组完成老师规定的数字测图任务。  在老师的分配下,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由2月13日起,共为时两周,实习具体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对一条长约1km闭合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并且闭合路线所包含的区域中应有图书馆,运动场,友谊广场等学校的主要地物;二,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中,以夏坚白雕塑为中心,对周围150米*150米的区域完成一幅1:500比例尺的白纸测图。整个实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规定主要是《城市测量规范》CJJ8-9和《1:500,1:1000,1:20XX地

3、形图图式》GB/T7929。  水准测量与地形图测绘都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内进行,由于学校整体建筑在低矮破碎的丘陵地形上,各点之间相对高程不大,这给水准测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就进行地形图测绘的局部区域来说,测区内树木,灌木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且多陡坎,沟渠的复杂地物,给我们并不熟练的地形图测绘带来了一定难度。  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等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与车流量较大,容易对实习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在实习过程中,武汉市区的天气状况以阴天为主,并且时常伴随着小到中雨,气温也一直在10度以下徘徊,这些,也都

4、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四等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方法: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水平视线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各类测站的选择:在所选择的闭合回路上选取2个普通水准标石作为固定点,将整个闭合回路分为2个测段,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个测站,站与站之间距离应适中。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一套S3水准仪,按照国家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并参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进行施测。  各项限差: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高差闭合差i角误差  ≤80m≤≤≤≤≤±√Lmm≤20〃 

5、 2,地形图测绘: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方法:采用图根三维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既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集成在对全站仪的一次操作中。  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经过实地勘察后,本小组以在点位稳定,安全性好,通视情况良好,便于观测为原则在测区内选择了6个点作为控制点,并用油漆画⊕作为标记,由这6个控制点构成闭合导线,并且以其中两点连线方向做为正南正北方向,给其中一控制点赋予坐标值(1000,1000,100)。  施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施测中使用的仪器有: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3个,反射棱镜2套。  在

6、各个控制点的观测时,导线的转折角,导线边,导线控制点的高程进行观测,并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其中对转折角及导线边长采用一测回观测,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对向观测。在移站的过程中,采用脚架法,以减少操作和提高测量精度。  各项限差:  水平控制测量:(n为测站数)  比例尺闭合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J6方位角闭合差  1:500≤900m≤80m≤1/40001≤±40〃√n  三角高程测量:(S为一条导线边长,为导线全长,以千米为单位)  仪器J6指标差较差对象观测高差较差/m闭合路线闭合差/mm  对向一测回≤25秒≤0。4*S≤±40√  (2)碎部测

7、量:  成图规格:1:500  测图方法及使用的仪器: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及〈1:500,1:1000,1:20XX地形图图式〉的要求,对坐标格网进行行绘制和图根点的展绘。同样根据两本规范书的要求,采用全站仪+白纸的方式对测区进行碎部点的测绘,对碎部点的施测同时测取高程与其平面位置,在用极坐标法求得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后,利用分度规与三角尺结合的方式将所测碎部点展绘到聚脂塑料薄膜上。  困难地区的技术要求:在对控制点无法通视的碎部点进行观测时,采用布设支导线的方式,并且支导线线路上的图根点不得超过两个。  各项限差:  仪器对中误差归零差转折角观测较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