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ID:41180772

大小:19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_第1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_第2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_第3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光的折射【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预习指导】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2、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3、光在发生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课堂反馈】一、光的折射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1)垂直入射传播方向不变β=γ=α=0°(2)斜射入传播方

2、向改变α=β>γ,当α增大时,β增大γ也增大,但γ总小于α二、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与、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在折射时光路也是的,当光线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斜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三、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1、海市蜃楼2、装满水的池子看起来变浅3、站在水中看自己的腿变短变粗4、筷子弯折5、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变高,叉鱼时应将鱼叉往下叉;(如下面左图)6、用激光枪打鱼瞄准时瞄准所看到的鱼7、潜水员看岸上的人

3、变高。(如下面右图)【课后作业】A1、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界面是,法线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入射角是,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光线是从斜射向。2、如图所示,是某学生所画的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的光路现象,但他忘了标明光线方向及界面和法线。请判断该学生所画光路中,入射线是,折射线是,反射角是,此实验中光是从射向。3、如图所示,A为圆柱形铁筒,上底无盖,下底中央有一点光源S,正上方有顶板B。(1)当S发光时,顶板B上会看到什么?为什么?(2)当向铁筒A内

4、逐渐倒入水(不影响S发光)的过程中,顶板B上看到的现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4、“井底之蛙”常被用来形容目光短浅的人。如图所示,在枯井底S点趴着一只青蛙,一场大雨过后,井被灌满水。请画出下雨前后青蛙的视野范围。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由左上角沿杯边沿射入,恰能照亮杯底中部。当逐渐在杯中加水时,杯底亮斑A将()A、逐渐向右移动B、逐渐向左移动C、保持原位置不动D、向左、右往返移动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现往池内注水

5、,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射在池壁上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回到S点D、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回到S点如果是烧杯则()7、太阳奇观(太阳变形的奥秘)正是由于引起的。B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是入射光线,玻璃在(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并标

6、出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30°°练习4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3、下列关于折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有()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4、如图所示,光线在玻璃和空气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_,分解面的_______方是玻璃。5、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

7、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B.光线的传播方向有时不发生改变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当光线从玻璃中斜射入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1、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该瞄准()A.看到的鱼B.看到鱼的上部C.看到鱼的下部D.看到鱼的右边2、完成光路图【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