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ID:41254165

大小:24.7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20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_第1页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_第2页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_第3页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_第4页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案例一(南京六城区2011真题)1、这个教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2、这个教师的做法也不符合德育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同时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所有的学生都用“写保证书”的方式3、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对学生只用了惩罚的方式,而

2、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惩罚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的4、这个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5、作为教师应该具有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①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③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④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案例二(

3、河南特岗2011真题)这个教师采用的“罚站”这样的惩罚方式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法律法规案例一答:学校的做法不合理。这是因为:1、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2、不符合德育原则:导向原则、疏导原则3、德育方法: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学校这样做不合理。原因如下:一、从法律的角度说,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们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因此,对品行有缺点

4、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的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包括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只有“教育权”,而无抛弃、勒令离校、限制上课等“处罚权”;二、从情理的角度说,十四岁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完善、不深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犯错误、违反校规校纪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学校都以开除、限制学生上课等简单的方式处罚学生的话,那么,教育既无艺术,也无科学可言了。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学校未经尝试其他教育方法遍急于处罚学生,显然不合情理。三、学校随意处罚学生,甚至将违反纪律的学生驱逐出校园,推向社会,是对社会、学生的一种不

5、负责任。学校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起教育责任。何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 案例二(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2)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应当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应当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甚至是退学,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激,要讲究教育艺术。(看法不宜偏激,方法要基本符合实际,有一定操作性和创造性) 心理学案例一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6、极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1、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向学生讲明所学内容的用处。2、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提出他们现有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挑战他们现有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二)设置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是自己设定的时候,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可以:1、与学生讨论过去的目标

7、实现的情况,然后再为下阶段设定新的目标2、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又现实的目标。(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当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如何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1、通过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设定难易合适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2、让学习不好的学生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3、教师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判断。(四)归因训练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

8、习动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