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制造工艺守则

变压器制造工艺守则

ID:41261438

大小:37.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0

变压器制造工艺守则_第1页
变压器制造工艺守则_第2页
变压器制造工艺守则_第3页
变压器制造工艺守则_第4页
变压器制造工艺守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压器制造工艺守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绕组制造工艺守则①圆筒式绕组的绕制1、弯折导线始端及包扎绝缘,按图样规定的绕向和始端长度,用折弯工具将导线弯成90°。左绕向的绕组始端向右弯折,右绕向绕组始端向左弯折。折弯损坏的导线绝缘必须剥去重新包扎,用与匝绝缘相同等级的绝缘材料半叠包一层。端绝缘根部的相邻线匝应包扎100mm长的绝缘。2、800kVA以上绕组的第一匝、第二匝和最后二匝用NH纸半叠包一层。3、将端绝缘用拉紧带将其绑扎在第一匝导线上,绑扎成“S”字形。所有线匝应拉紧靠实,以保证绕组在轴向上是紧实的。4、在绕第一层线匝时,要随绕随用木锤将线匝靠紧。在绕制过程中要使导线保持一定的涨紧力,保证绕组的紧

2、实平整。随时检查导线质量,对损坏的绝缘应及时包扎。5、两根以上导线并绕进行换位而产生的匝间空隙用匝间垫条填平,匝间垫条用绝缘带绑扎在相邻的线匝上,换位处的S弯用NOMEX绝缘纸半叠包一层,包扎长度略大于S弯长度。6、绕第一层最后一匝时,与起始端相同的办法把端绝缘均匀绑在线匝上,然后将拉紧带端头用胶粘接在撑条上并压在线匝下面,切勿脱落。当层间为气道撑条时,拉紧带必须放在气道撑条上面。7、当层间有气道撑条时,按图样规定的数量和位置沿圆周均匀放置,各撑条之间应放置临时撑条,其厚度要小于气道撑条0.5~1mm。放置气道撑条时,要注意撑条与引出线始、尾端之间的位置。导线的

3、升层处以撑条为中心,用0.05mm厚的NOMEX绝缘纸半叠包一层,包长50~100mm。68、无气道的多层绕组,层与层之间加垫层间绝缘纸,绝缘纸的两端应错位搭接,搭接长度为20~40mm,宽度与绕组轴向相同。9、绕线至最后,引出端按图样要求留出一定长度,剪断导线,定准引出线位置,用折弯工具将导线弯成90°,包扎引出端绝缘。10、对高压绕组的分接线引出线,弯折处均补包绝缘,包至弯折处向内10~20mm。绑牢后在分接线两侧用收紧带拉紧。11、将绕制好的绕组连同绕线模具从绕线机上卸下,吊运到绕组起立架上,将绕组竖起后移到脱模台上,侧档座朝下,要严防碰伤绕组,然后拆下档

4、座螺栓,收缩可调绕线模,使绕组与绕线模脱离,垂直抽出绕线模即可。②连续式绕组的绕制1、将绝缘筒、绝缘端圈套在绕线模上,调节绕线模直径至绝缘筒涨紧。2、将T型撑条均匀地绑在绝缘筒上并穿上相应的燕尾垫块。3、线匝为单根、整数匝,绕线引出端在外侧,左绕正接时的连续式绕组的绕制。a)第一段为反段。首先将导线的始端固定在绕线模上。调整导线涨力,起动绕线机。根据设计要求和匝数绕成一个临时线段,折换位S弯,在S弯处要半叠包一层与导线相同等级的绝缘,其长度每端长出S弯10~15mm。将临时线段的最后一匝移置到撑条上,将其成正式反段的最内一匝。然后依次将其余的线匝移置到第一匝的上

5、面。最后将线段移到并靠近线模的挡板旁,用力反向拉紧打实,用绝缘带将引出线与线段绑牢。b)6放置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气道(燕尾)垫片,垫好临时撑条,开始绕制正段。其涨力略小于反段涨力,边绕边用手锤打板将线段靠紧打实。绕好最后一匝时,按图样规定弯折导线S换位弯。c)放置段间气道燕尾垫块。反段绕制必须将导线从前一正段上面用临时楔形垫将导线引渡下来,放置在撑条上绕一个临时线段。为防止导线从正段上拉下散落,应在绕好正段的换位S弯处用布带扎牢或用∩形夹固定。绕好最后一匝弯折导线内部换位S弯。内部换位S弯的包扎与外部换位S弯相同。d)将临时线段的最后一匝移置到撑条上,使内部换

6、位的位置处在图样规定的撑条间隔内,但应稍落后一些,以便于移置后面的各匝。导线要边移边拉紧。移完最后一匝,将整个线段移动靠紧前一段。在推动反段时,要用∩形夹或布带将线段卡紧扎实,防止线段松散。用力逆向旋转线段,将线段拉紧,然后用力拉一下导线,以涨紧内部换位的导线。用手锤打板将线段间靠紧打实。4、两根及以上导线并绕的连续式绕组连续式绕组的线匝由两根以上导线并绕时,从一个线段到另一个线段的过渡方式与单根导线的绕制相同,但在进行多根导线过渡时,要交换导线的位置,将最上面的一根导线放到最下面去,最下面的一根导线换到上面的位置上。如此类推。多根导线并绕的连续式绕组与单根导线

7、绕制的不同处:a)线段的起点,即计算匝数的起始点不同。两根导线并绕时,以任意一根导线的内部换位位置计算匝数的起始点;三根并绕导线并绕以中间一根导线内部换位位置为计算匝数的起始点;四根以中间两根为起始点,其余类推。b)弯折内部换位S弯时,必须先弯下边一根导线,再依次弯折其余导线。弯折外部换位S弯时,必须先弯折最上面的一根导线,再依次弯折其余导线。6c)从第二个反段开始,所有临时线段绕制时,都必须利用楔形垫将导线由正段上引渡到撑条上。不论反段或正段绕制第一匝时,都必须垫与撑条相同厚度的临时垫条,临时段绕好后弯折换位S弯,包扎换位导线绝缘,并在已绕好的相邻的正段上做出

8、反段换位位置标记。d)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