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ID:413324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30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之叙事理论研究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毛宗岗,字序始,号孑庵。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崇祯五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八年以后。顺治八年,曾参加由监察御史李嵩阳主持的科试,被录取为长洲县第三名。毛宗岗是中国清代著名的小说批评家,著作除号称“第一才子书”的毛评《三国演义》外,还有《第七才子书·参论》、《孑庵杂录》七篇及一些零星诗词文。另外,嘉庆乙亥敬业堂刊《金氏重修家谱》载其祝寿诗二首,《题金豫音小像》一篇;清稿本《娄关蒋氏本支录》中册载《稚园公戊辰硃卷并遗嘱手迹合装册题跋》一篇。毛评《三国演义》贡献

2、巨大,其文字压倒其他版本,成为三百年盛行不衰的定本,世称“毛本”;对小说所作的批评也成为中国小说批评史上经典文献,上乘金圣叹,下启张竹坡、脂砚斋,影响深远。可以说,毛宗岗对中国小说史、文学批评史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值得研究很关注。而目前研究主要是围绕“第一才子书”展开。[1]《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经过后人不断地修改、增删,形成诸多版本。现存最好的刊本为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该书24卷,240则,每则前都有七言一句的小目。卷首有弘治甲寅庸愚子《序》、嘉靖壬午修髯子《引》。[2]至万历间吴观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2

3、40回则合并为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又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修改,并做了详细的评点。毛本的《三国》,正统的道德色彩更加浓厚,艺术上则有较大的提高,其评点文字也有独到的见解,号称“第一才子书”6。毛本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人常把它简称为《三国演义》,并渐渐地与《三国志演义》混为一谈,甚至将在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书名《三国志演义》取而代之。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新中国建国前,大家对毛评《三国志演义》的关注从简单的褒贬评价到逐渐涉及其评改的具体内容和某些考证工作。但是,他们

4、共同的特点是都缺乏强烈的研究意识,基本上是蜻蜓点水式地传达自己的个人见解却没有进行具体严密的分析论证。他们不过是读了毛评本《三国》后发表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而己。但是,他们对后世研究毛宗岗的评改还是极有启发的。清代对毛宗岗评改《三国志演义》发表看法的评家主要集中在对他的评改成绩乃至其人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例如,最早作出评价的是清康熙五十一年刘廷现于《在园杂志》中所言:“杭永年一仿圣叹笔意批之,似属效肇,然亦有开生面处,”[3]刘廷矶既看到了毛宗岗有摹仿金圣叹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氏独到见解的一面,应该说是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真正高度褒奖毛评并认为金、毛并重的是黄叔瑛,

5、他在《第一才子书三国志序》中这样说道:“余于穷经之暇,涉猎史册,间及陈寿之《三国志》,因取《三国演义》参观而并校之。大都附会时事,征实为多,视彼翻空而易奇者,转苦运掉不灵;又其行文,不无支蔓,字句间亦或瑕瑜之掩;卓吾李氏盖尝病之。惜无其人为之打叠剪裁,并与洗刷其面目,所以官骸粗具,生面未开,评刻虽多,犹非全璧。最后乃见声山评本。观其领挚纲提,针藏线伏,波澜意度,万窍玲珑,真是通身手眼,而此书所自有之奇,与前代所未剖之秘,一旦披剥尽致,轩豁呈露。不惟作者功臣,以之追配圣叹外书,居然鼎足,不相上下。”[4]还有些评家虽未将金、毛并论,但却分别从各个方面肯定了毛评。比如瓤

6、庵在《瓤庵漫笔》中肯定了毛本对普及《三国演义》的功劳:“《三国演义》一书,其能普及于社会者,不仅文字之力。余谓得力于毛氏之批评,能使读者不致如猪八戒之吃人参果,圆圈吞下,绝未注意于篇法、章法、句法,一也。[5]张冥飞在《古今小说评林》中肯定了毛评的内容:“6至其布局用笔之佳,穿插剪裁之妙,尽小说之能事,金圣叹己详言之,不必再为之喋喋也。”[6]虽然不少评家褒奖了毛氏的评改,但是也有评家毫不客气地对毛氏提出了批评。解弢在《小说话》中不仅仅批评了毛氏,而且抹倒了自金圣叹以来的所有评点:“金圣叹批《西厢》,《水浒》,仿佛汉宋诸儒膜拜五经。后之评小说者,乃少不落其臼案,偶取

7、一书评之,则其书即为咸阳《吕览》,千金不易只字,任其笔飞墨舞,总觉带一种酸腐气象。”[7]“毛声山乃金人瑞之应声虫。金批《水浒》,毛即批《三国》;金批《西厢》,毛即批《琵琶》。其行文之盘旋,持论之张皇,亦惟恐不肖。后之学步者,复有一张竹坡,但竹坡较二子尚为老实。”“金毛二子批小说,乃论文耳,非论小说也。且昔人窥小说之眼光,与今人亦大有不同处。”[8]解弢的批评过于尖刻而没有看到毛氏的闪光面。在现代以来,有两个人极为贬斥毛评。一个是郑振铎。他不单单针对毛评,而是十分鄙薄所有小说评点,他主要是反感评点条分缕析的特点,认为这是“凌迟析骸之极刑”。[9]另一个就是胡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