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

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

ID:4134244

大小:247.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9

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_第1页
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_第2页
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_第3页
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_第4页
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功创业,就是要超越“创业”随着一批批掌握新技术、新工具的新生代创业者登上商业舞台,随着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环境的日益成熟,一批批新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商业生态。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中欧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创业企业存活期超过5年的不到50%,超过10年的则连10%都不到。那么,如何摆脱创业的高失败率陷阱呢?在我看来,关键还是要学会要及早超越“创业”的思维、学会跨越“创业”的阶段,把企业带入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中。一、成功创业,首先是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成功的创业归根到底是找到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鼓舞了一大批企业也立志要“做平台”、“做生态系统”。其实,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重要的还不是做系统、做平台。而是以生态系统的眼光找到自己在其中的核心价值定位,然后锻造出自己在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即,你可被生态系统中其它企业利用的价值。因为所谓的“价值”,归根到底就是你能够被别人利用的价值。二、成功创业,需要树立正确的企业观、提升自己的辨别力【互联网公司不需要管理?】接触了不少高大上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发现绝大多数都不爱谈管理问题。细究之下发现,原因在于它们多数还都在为生存期,不少公司还没熬到认识到管理重要的时候,就已经夭折了。其实,给自己贴上一个“中国的

3、谷歌”这样的标签很容易,但是,有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组织管理水平也是“中国的谷歌”呢?殊不知,“互联网公司”的“软标签”背后,保障谷歌、亚马逊们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的,恰恰是它们对组织的卓越管理与运营的能力,以及其深层次的组织变革、创新与组织发展的“硬实力”。所以,当你骄傲的宣称自己的公司“不需要管理”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公司还没有来得及“长大成人”。为了不让它夭折,别忘了未雨绸缪做管理,扎实地发展和构建起组织的能力。【谷歌为什么会成功?管理能力是基础】谷歌的HR团队经过对招聘相关数据(包括:候选人面试的次数,面试中如何被测评,候选人是否被录取,以及录取后的绩效结

4、果等)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无论招聘什么人,只需要4次30分钟的面试就能够使面试预测达到90%的置信度,此后每增加一次面试,只能提高1%的预测精度。因此,谷歌制定了一项政策,在组织面试时,只允许四次面试,如果需要额外增加面试次数,需要得到审批,这一决策在保证人才录用质量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别被创业新贵误导,要立足可持续来经营企业】不少互联网新贵企业的创始人热衷于公开宣称自己从不相信基业长青,也不关心企业的持续性。如果是站在其行业竞争激烈、技术更迭迅速的角度看,这个观点尚可理解,但是如果用来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则贻害无穷。企业为什么需要关心企业的持续发展?1.你的员

5、工会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他们需要企业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从而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平台;2.你的客户需要得到你持续不断的服务提供和服务保障(特别是那些提供耐用消费品、工业品、投资品或技术系统的企业);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你从不考虑为未来布局,你怎么可能有未来?诚然,建立一个持续成功的企业非常难,但是如果因为难而否定它的价值和必要性,则你的企业注定会陷入“只领风骚三五年”的“死循环”中。【真正的企业:不是经营“粉丝”,而是经营“人心”】作为一家更关注企业可持续性而非增长速度的基金,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这样看待企业领头人的格局观:有的人看每一个人都是竞争对手,每天生活在焦

6、虑中,虽然这也是一种驱动力,但这种驱动力是不可持续的,从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都是不可持续的。伟大的企业领头人则不是看每个人都是竞争对手,他们既竞争,又合作,而且具有非常开放的精神以及对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同情心。正如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所说:一般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客户当成消费者,而我们把顾客看作是一个人。当你把顾客看成消费者的时候,你看的只是他的钱,而你把他当做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他内心深处的关切和需求。三、成功创业,要学会跨越生存期,建立起自主成长的企业能力【创业企业成长必修课:从创业到经营】创业企业在发展早期,一切以生存为第一要务,它不断对机会做出反应,而且往

7、往因人设事,谁差不多能抓住机会,就让谁来干,企业的行为被动而不主动,不是计划周密、组织完善、定位准确后再行动。但是,如果企业在经历了试错的学习过程,走过生存期后,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就不可避免地会落入“创业者陷阱”,无法实现由创业向经营的转变。而且,由于没有规范的制度体系做保障,授权将会无可避免地演变成分权(授权是不影响全局的执行权的下放;分权则是制度机制保证的决策权下放)。而分权产生的离心力将使领导人丧失对企业的控制。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实现从生存期到快速成长期的顺利过渡,中途夭折或走了弯路。【组织成长,需要超越经验、掌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