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方案

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方案

ID:41352343

大小:1.37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22

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方案_第1页
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方案_第2页
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方案_第3页
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方案_第4页
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隧道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2、工程地质情况2二、施工准备41、施工技术准备42、施工现场准备43、主要资源配置5三、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71、施工工艺流程72、截水沟施工83、边仰坡开挖94、边仰坡防护9四、工程工期保证措施131、工期保证实施原则132、工期保证实施措施13五、质量保证措施15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152、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153、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15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8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182、安全教育和培训183、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184、各项安

2、全技术措施18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2019******隧道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路线位于成都平原南部,在*****境内,穿越龙泉山(隧道处叫****)。******隧道线路走向为自西向东,隧道起始桩号K27+705,终止桩号K30+025,长约2325米,设计速度80km/h,为单向双车道隧道,主线隧道建筑限界10.5m。长隧道采用人字坡,坡率分别为1.0%和2.2%。在拟建隧道线位北侧为现状****,新建隧道与老隧道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形式,单洞内设置两车道机动车道,新建隧道为**至**,原***隧道由双向行驶调整为**至**单向行驶

3、。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隧道防水等级:二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抗震设防等级8度。2、工程地质情况本路线位于成都平原南部,在***境内,穿越龙泉山(隧道处叫****),为低山与丘陵区。**山为本区最高地形,绝对高程766米,两侧斜坡陡倾,横向“V”型沟谷发育。两侧分布丘陵,绝对高程为500~550米。隧道区域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沉降盆地西部之龙泉山褶皱带中。构造迹线主要呈北东向。路线区主要构造类型有褶皱和断裂。对本工程有影响的是**山背斜,其主要特征:属箱形背斜,轴部走向为N5º~10ºE,为*

4、*山主要造山构造。隧道进洞口(出洞口)地质条件描述:隧道进口段为斜坡,自然坡度约23-35度,植被发育较好,坡体覆盖土层厚度不大,自然斜坡整体稳定。表层约为3m破残积粉质粘土,硬塑,干燥。下伏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青灰色砂岩。进洞口端无断裂构造,未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稳定性较好,适宜进洞,但K27+705处洞口略有偏移现象。隧道出口段隧道轴线由国道底部正交穿过,桩号YK29+827~YK30+030,长度203m,洞顶埋深0~35m,地形坡度15°,表层有厚约5.2m的粉质粘土层,围岩以泥岩为主,强风化带厚度约3m,夹砂岩和砾岩夹层,岩质属

5、软岩,裂隙发育,且有石膏芒硝等矿物附着,岩体完整性较好,自然边坡天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地下水呈水滴状渗出,层面倾角较缓,泥岩层间结合力强度低,易产生洞顶的拱顶剥离式坍塌。19******隧道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方案3、隧道洞口平面图***隧道进口端洞口平面图***隧道出口端洞口平面图19******隧道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方案二、编制依据1、《**************************隧道(K27+705~K30+030)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年*****月。2、交通部颁布的有关隧道施工的技术标准、规范、规

6、程及强制性条文(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7)其它公路隧道技术标准、规范3、我单位对现场的踏勘情况。19******隧道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方案三、施工准备1、施工技术准备1.1、编制隧道边仰坡开挖及防护的技术交底并下发到施工队。1.2、

7、导线点加密、水准点加密及复测,并通过总监办审核批复。依照施工图精确放出洞门及边仰坡位置,并完成开挖轮廓线放样。1.3、试验准备:混凝土配合比及进场原材料的试验工作。钢筋、砂石料、水泥试验及水质试验。2、施工现场准备1)隧道洞口开挖前,项目部组织人员对洞口段地形地貌进行复测,对洞口情况已进行了详细调查,主要为:洞口的地形情况,有无不良地质或偏压;植被分布情况;征地拆迁情况,洞口及附近的地表水系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洞口地表有无泉眼出露,地下水分布情况,对围岩的影响程度,洞口土体含水量、塑性指数等原始参数等。2)隧道进出口联测已完成,且贯通误差符合规范要求;测放出

8、进洞控制桩,并保护良好;边、仰坡开挖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