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ID:41367196

大小:349.4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2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彗星哈雷彗星76周年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河外星系地球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太阳系其他行星系银河系其他恒星系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5.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远

2、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地球上有液态水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的行星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6.太阳活动的标志

3、: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文案大全实用文档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类型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地轴自北西逆向南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均相等(15°/时)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公转太阳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

4、速度慢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备注: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4.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自转→赤道(平)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公转→黄道(平)面(23°26′)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温带面积变小温带面积变大(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1.移动方向夏至日→冬至日向南移动冬至日→次年夏至日向北运动2.直射次数:南北回

5、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文案大全实用文档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晨昏线:A.判定: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是由夜进入昼则为晨线,由昼进入夜则为昏线。B.特点:a.晨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0.b.晨昏线(晨昏圈)把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个部分,昼弧代表昼长,夜弧代表夜长,如果昼弧>夜弧→昼长夜短,昼弧<夜弧→昼短夜长,昼弧=夜弧→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每天6点日出,18点日落。

6、c.只有在二分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经线圈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d.二至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e.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3.昼夜交替的周期:恒星日地球自转的时间23时56分4秒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昼夜交替的时间24时(2)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①规律:A.经度相差3600,地方时相差24小时,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B.东早西晚C.东加西减②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

7、=已知地方时+/-时差(东加西减)2.区时: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就相差1小时。②区时的计算步骤:a.求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部分<7.50,取商;余数部分>7.50,取商+1)b.求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c.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的选择,根据“东加西减”原则)3.日界线(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向。(左右手定则)(4)对地球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