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

ID:41390329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3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_第1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_第2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_第3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_第4页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方案预案:________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6页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我镇地处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灾害点位于镇村小河里组,灾害类型为滑坡,规模主轴长1米,最大宽为3米,估计厚5—10米,体积1.68万立方米,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威胁小河里组25户130人,约125万元财产。一、防治方案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整体或

2、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而造成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首先在滑坡位置竖立醒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牌,同时发放群防群测“明白卡”,加强农户特别是受威胁对象的防治意识;其次,做好对该灾害点的监测工作,设定监测人,做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要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保证植被覆盖率,同时适当削方减载,采取支档、避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二、应急预案(一)灾前预警一方面根据县气象局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发现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灾害易发点的责任人,发出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监测人对灾害点的监

3、测情况进行统计,判断出险情时发出预警。预警方式为鸣锣,同时向受害点群众发出警告,要求尽快疏散,尽可能搬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二)加强组织领导第3页共6页成立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明确责任,统一部署救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分工责任,服从组织领导,保障救灾效率。(三)防灾措施根据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确定险情发生后的撤离路线为向滑坡体的两侧疏散,最后在龙山村路集中,要有组织有纪律地在监测人汪四清的带领下,尽快逃离灾害点,严禁向灾害体运动前方撤离,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防灾机构组成1、灾害调查组:由国土所牵头,负责灾情调查上报和监测点的建

4、立,危险区、段、点的确立。2、宣传教育组:由中学及中心小学牵头,负责防治知识宣传、灾情收集报道。3、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院具体负责救护工作,首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4、秩序维护组:由司法所、派出所组成,负责秩序维护,组织疏散、保护财产等。5、后勤保障组:由民政所及财政分局组成,负责对灾后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援助,尽量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第3页共6页地质灾害防治活动方案第5页共6页为全面提升我县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有效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切实增强各乡(镇)、

5、经开区,国土所,各监测点监测员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包括各乡(镇)、经开区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各国土所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共计约2人。三、组织机构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特成立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局办公室、地环股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次活动的筹划和组织工作。四、活动时间、地点及通知安排培训时间:xx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上午9:~12:。培训地点:通知安排:各乡(镇)、经开区和国土所由国土局办公室通知,监测人员由

6、各自辖区内的乡(镇)、经开区负责通知,并要求按时到场。五、培训内容(一)地质灾害特征、征兆及如何避灾。(二)如何避免自然或人为活动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三)如何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巡查等工作。(四)各监测人员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点监测并如何做好监测记录。(五)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及培训工作。第5页共6页(六)如何加强全县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学习组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要点。(七)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的制定,以及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启动和实施防灾预案。六、会议流程主持人:七、培训补助参与本次活动的监测员将发放50元的补助(造表签字发放),用以支付路费及伙

7、食费。第5页共6页方案预案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6页共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