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适应(视力及色觉)测试指引

职业适应(视力及色觉)测试指引

ID:41414120

大小:57.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4

职业适应(视力及色觉)测试指引_第1页
职业适应(视力及色觉)测试指引_第2页
职业适应(视力及色觉)测试指引_第3页
资源描述:

《职业适应(视力及色觉)测试指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g>1.1.对新进人员及在职人员的视功能考核,以保证检查工作特性的要求;对那些由于视力等生理特性变化不再胜任本岗位的检查人员及时予以调整。2.适用范围2.1.此指引适用于公司质管部。3.2.2.质管部主管:负责组织全体QC人员进行视力及色觉测试。4.2.3.根据检查工作特性,对QC人员的视力和色觉进行测试。2.4.测试指标的确定:生理缺陷不良状况程度不适合之作业视力弱单眼视力4.7以下不能戴眼镜的作业、产品检验作业色盲、色弱特别是红、绿色需要辨色的作业(如电镀喷油外观检查)2.5.测试安排:每年定期对全体QC工作人员进行测试。2.6.测试方法:2.6.1.视力检查方法2.6

2、.1.1.视力(vision)全称中心视力,即视敏度(visualacuity),是指眼分辨得出小标物的能力。2.6.1.2.测量设备:标准对数视力表。2.6.1.3.安装标准对数视力表的注意事项:a)表面须清洁平整。b)表的高度以表上5.0视力的标记与被检查的眼等高为准。c)表上必须有适当、均匀、固定不变的照明度,一般为400〜1000LUX,且必须避免由侧方照来的光线,及直接照射到被检者眼部的光线。d)视力表与被检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为5米。2.6.2.色觉检查2.6.2.1.不能准确辨别各种颜色者为色觉障碍。按色觉障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色肓与色弱。色弱者主要表现为辨色能力

3、迟钝或易于疲劳,是一种轻度色觉障碍。1.1.1.1.色觉功能的好坏,对QC检查工作屮,需要辨色力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对IQC员的色觉检查应列为重要的检查。4.4.2.3•色觉检查工具:采用俞自萍等色盲检查图检查。1.2.测试之实施1.2.1.视力检查与记录1.2.1.1.检查前应向被检者说明正确观察视力表的方法:辨认表上“E”字缺口方向。1.2.1.2.两眼分别检查,先查右眼,后查左眼。查一眼时,须以遮眼板将另一眼完全遮住。但注意勿压迫眼球。4.5.1.3•检查时,让被检者先看清最大一行标记,如能辨认,则自上而下,由大至小,逐级将较小标记指给被检者看,直至查出能清楚辨认

4、的最小一行标记。如估计被检者视力尚佳,则不必由最大一行标记查起,可酌情由较小字行开始。4.5.1.4.标准对数视力表上各行标记的一侧,均注明有在5米距离看清楚该行时所代表的视力。检查时,如果被检者仅能辨认表上最大的“4.T行E字缺口方向,就记录视力为“4.1”;如果能辨认“4.2”行E字缺口方向,则记录为“4.2”;如此类推。能认清“5.0”行或更小的行次者,即为正常视力。4.5.1.5.检查时倘若对某行标记部分能够看对,部分认不出,如“4.8”行有三个字不能辨认,则记录“4.8-3”,如该行只能认出三个字,则记录为“4.7+3”,余类推。4.5.1.6.^被检者在5米距离处不

5、能辩认岀表上任何字标时,可让被检者走近视力表,直到能辨认表上“4.1”行标记为止。4.5.1.7.^1-1对数视力表3.0-3.9的测定走近距离(米)432.521.51.21.00.80.60.5视力3.93.83.73.63.53.43.33.23.13.04.5.1.8.视力记录采用5分记录法:用0〜5分表示视力的等级。3.0〜3.9可用走近法测岀(见表4.0〜5.3为视力表置5米处可测得视力范围。5.0为正常视力。记录时,将被检者所看到的最小一行视标的视力按5分记录法记录。也可把小数记录附在后面如5.1o1.2.2.色觉检查1.2.2.1.检查时,将色盲图置于明亮的自然

6、光线下(但阳光不得直接照射在色盲图上),距离被检者60〜80cm,让被检者迅速读出色盲本上的数字或图形,每图不得超过10秒钟。按色盲图所附的说明,判定是否正确,是哪一种色盲或色弱。4.522.色觉记录4.5.2.3.根据对色觉异常程度轻重记录为:红绿色盲、红绿色弱;后天色觉障碍、紫色觉异常、红绿色觉异常等。4.6.测试结果分析与应用4.6.1.根据对「视力和色觉检查记录」,按照对工作重要程度分重要、较重要、一般三个等级排序,对测试结果作出判定。4.6.2.对考核不合格且对工作有重要影响者应调离原岗位,并进行转岗培训,如仍考核不合格则应调离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岗位或辞退。5.引用记

7、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