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题报告】

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题报告】

ID:414149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30

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题报告】_第1页
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题报告】_第2页
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题报告】_第3页
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题报告】_第4页
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论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专业班级:法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是指各级政府根据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对那些收入无法维持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城市贫困居民实行社会救助的一项保障制度是保障我国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1999年国务院正式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规,它揭开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部分的新篇章,使我国“低保”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低保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

2、经济改革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我国在推行这项制度和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如何界定“低保制度”对象的问题,重新制定最低生活的标准问题,以及家庭人均收入的核准问题,这其中有涉及到哪些人是城市居民,审核家庭人均收入是否涉及到公民的隐私,或者说如何在审核中避免公民隐私的泄露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探讨和深思。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学者祝建华认为:第一,生存与发展并举从基本需要的两个层次来看,现行低保制度只是满足了贫困者基于生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这种理念支撑下的制度,所能起到的反贫困的效果也是短暂的。新型城市居民最低

3、生活保障制度下的制度设计,应该使“基本需要”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提升和拓展,如健全的医疗保障,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能够保障一定面积的住房,能够正常地参与社会生活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正常的公民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需要”,应该成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的基本构成要素。其次,新型的制度设计下,应该更加注重发展的理念。新型的制度安排,应该能够创造,或者倡导对贫困者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通过各种途径,以增权、提升社会资本等各种形式,增强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新型制度的设计理念中,应该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促使贫困的受助者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免于疾病的侵害;能够有平等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机会

4、;能够有效实现社区参与,达到自我实现等。充分考虑贫困者的发展诉求,是在尽可能的程度上维护贫困者的基本生存权,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自救自立,为有机会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奋斗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最终减少国家和社会的压力。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制度设计,是由传统的消极救助向积极救助模式的转变。第二,从“被动补救”到“主动回应”现行城市低保制度基本上是被动的应急型社会救助制度。这种制度关注于对贫困后果的事后补救,关注的是对贫困的“下游干预”,当贫困者陷入极端赤贫,生存难以为继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质帮助。事实证明这种制度付出的成本高,但是效率低。而按

5、照风险管理的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消除贫困不仅代价高昂,也是很难实现的事情,只有预防贫困才能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因此,在新型的制度设计中,应该贯彻贫困预防的理念,提倡贫困的“上游干预”,在上游消除贫困产生的条件和机制,切断贫困产生的链条。应该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的观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贫困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对应措施,预防贫困的发生,减少个体面临的贫困风险,防患于未然,将干预时机提前,形成对贫困群体的社会保护。以往的制度理念总是在社会中出现问题并一直蔓延到不得不解决的时候,政府才会被动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在新的制度理念下,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政府

6、的决策必须做到主动、积极,可以概括为“主动回应”模式。不是被动地等到社会问题蔓延后采取措施,而是主动地发现社会问题的变化,分析社会问题的特征,及时做好事前预防和“上游干预”。政府的决策应是积极和主动的,制度的设计也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学者毛华滨、刘士才认为:第一,设立阶梯式最低保障金分配制度,这是指根据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制定具有梯度的保障制度,优先解决无法满足生存需求的人群,即“绝对贫困”群体的需要。在解决这个层次的问题后,若还有资金结余,再解决“相对贫困”的低保对象的问题。如何制定这个相对贫困线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国务院“关于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MLSS)的通知”

7、授权各地方政府制定本辖区的贫困线。各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各自的贫困线(或称救助线),也可以有所变通,设立多个“线”,或者可以在核实清楚对象的基础上,根据资金的变化,每年制定不同的贫困线,以满足复杂的相对贫困群体多样的需求。第二,加强低保资金的管理及发放在实际低保金发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低保金发放不到位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源头资金不充足。这是指政府在制定贫困线时估计不足,没有一个精确的预算,使得原计划资金无法满足贫困线的要求。通过前文论述的“梯度式保障金分配制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