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精彩情境感悟生物奥妙

创设精彩情境感悟生物奥妙

ID:41462578

大小:55.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5

创设精彩情境感悟生物奥妙_第1页
创设精彩情境感悟生物奥妙_第2页
创设精彩情境感悟生物奥妙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设精彩情境感悟生物奥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设精彩情境感悟生物奥妙——微课程在高中牛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葛秀明刘明臻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262713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兴的课堂一一微课,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环境中。微课除了具有微化学习内容、充分利用零碎化的时间、可以满足学牛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等优点外,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利用多种智能终端进行展现和学习交流。微课的这种学习模式新颖独特而且灵活多变,国内外己经风靡一时,也容易被很多教师以及学牛接受。从笔者尝试微课在高中牛物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它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作为序曲,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就会使课堂一开始就给学生以激情和兴趣,

2、让学牛以最佳学习状态进入所学内容,就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能在刚上课之际,播放一段图文并茂、短小精悍的微课,就可以有效聚焦学牛关注和兴趣,激活学牛的思维。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一个符合主题情境的教学情境,并搜集筛选资料将其制作成微课。二、有效促进学牛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以学牛为中心,注重学牛的情感体验和自主探索。而微视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为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创造情境、激发兴趣,从而调动学牛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三一一《牛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其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一个重难点知识,复杂而且难懂,如果单靠老师的

3、讲解,学生根木不感兴趣。教师可以播放草原上兔子吃草,鹰捕食兔子的视频剪辑,随后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加以引导:草的能量从何而来?兔子吃草能获得草的所有能量吗?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实现重难点的突破。通过这种简短的视频就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有效转变学习方式,学生如果能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相信任何重难点的突破都会水到渠成。三、演示课堂实验,填补实验空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主要用于演示一些微观结构以及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教学,在“基因的分离规律”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i对相对性状杂交的实验制作成微课,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提供花粉的槓株就是

4、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就是母本。”“如果将高茎的植株为父本,矮茎的槓株为母本做杂交叫正交的话,矮茎为父本、高茎为母本则为反交。杂交实验正交、反交都要做。”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实验,微课可以使其变得直观形象和增加实验的可见度,而且微课制作过程中可以利用特效将实验材料与物像放大、将操作方法与程序适当放慢,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当然课本的重点内容的教学中尽量少应用微课,因为毕竟微课再好,也不如教师在课堂上的亲自讲解那样具有感染力。四、拓展延伸,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不同,在教学中如果用一种要求去教学,势必难以取得因材施教的效果。这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的事情。随

5、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这一问题将逐步被破解。现在,很多学校正在推广使用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制作一些微课,供不同层次学习,拓展知识。教师也可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通过微课讲解,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五、注意的问题微课的“精髓”是短小精悍,应该围绕主题,迅速切题。切题的方法、途径在力求新颖的同时,更要求与主题关联紧凑,迅速切题。如果存在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应该删减掉。微课的收尾要归纳与强调内容要点,要求快捷、干脆利落,起到加深印象、减轻记忆负担的作用。有时为了需要,这一步骤也可以省略掉。基于微课的特点,录制微课应做到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

6、。为防止声音失真,影响学生的理解,语速不能过快。为此,录制过程中,语言尽量抑扬顿挫,语速中等,声音才会更清晰,效果则更好。最后,要注意提升微课线索的清晰度。微课教学的线索,最好只用一条,通过这条线索讲深、讲透。只有线索清晰明了,学生理解起来才会更容易,效果才会更好。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难点、重点问题简单化,让高中生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学生的知识不仅得到了拓展,还能分析与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参考文献⑴彭玉坤浅谈整合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1,(8)。⑵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

7、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2)o⑶肖安庆李通风例谈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卩]・生物学教学,2014,(05)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