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化驱动机制研究主干

同城化驱动机制研究主干

ID:41605280

大小:79.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8

同城化驱动机制研究主干_第1页
同城化驱动机制研究主干_第2页
同城化驱动机制研究主干_第3页
同城化驱动机制研究主干_第4页
同城化驱动机制研究主干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城化驱动机制研究主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假设为了更好的将区域经济学发展的辐射理论运用到研究沪杭同城化的进程屮去,我们做出如下假设:1、沪杭两地资源自由充分流动。主要是政府不对牛产要素在沪杭两地间的自山流动进行干预,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包括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保证沪杭两地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2、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沪杭两地在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信息是透明的,明确知道两地间商品、牛产要索的质量、数量、价格等。3、对外开放。企业在沪杭两地町以自由进出,不存在进入壁垒。一、确定沪杭两地在辐射理论中的发展阶段1、沪杭两地国民主产总值基于经济首位度的公式:P=G1/G2其屮,P表示经济首位度,G1和G2分別

2、表示以沪杭两地为中心的都市圈内第一位城市和第二位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中第一城市为上海,第二城市为杭州。对以沪杭为中心的都市圈进行经济首位度分析,结果如卜•表所示。表1年份上海市生产总值(亿元)杭州市生产总值(亿元)G1/G219994188.731225.27953.41859120004771.171382.56163.45096420015210.121568.01383.32275120025741.031781.83023.22198520036694.232099.77443.18807120048072.832543.17963.1743062

3、0059247.662942.65193.142628200610572.243441.50683.07198200712494.014100.17223.047192200814069.874781.16492.94277由表1可知,一方面,上海一直以来占据着以沪杭两地为中心都市圈的龙头地位,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势比较明显,成为这个区域的一个增长极,杭州虽然在近几年中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上海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真正意义上发展成为一个增长极,只是处在逐步向增长极过渡的过程中。因此以沪杭为中心的区域是处在山增长极模式向点轴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另一方面,近儿年来,以沪

4、杭为中心区域的经济首位度P在不断下降,上海作为增长极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近几年沪杭之间的交流来看,杭州利用来H上海的要素扩散以及吸收上海经济发展的经验不断缩小着与上海的差距,沪杭逐步形成城市耳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沪杭两地生产要素现状(1)资本由于上海少杭州统计信息中部分项冃不对应,我们没有找到资本利用率或投入产出比来直接衡量资本利用情况,在这里我们运用成本费用利用率來从侧面说明。表2年份杭州市成本费用利用率(%)上海市成本费用利用率(%)19983.8619995.064.7920005.496.1820016.266.4320026.847.120036.

5、697.6520045.57.820054.696.120064.87620075.446.120085.343.8420095.98由表2可知,一方面,除去受金融危机冲击明显的年份外,上海在资本利川效率方面高于杭州,基于先前假设,不存在资木流动的壁金,那么资木会向收益率髙的地区转移,沪杭及其周围城市的资本会更多的向上海聚集,上海在资本聚集方面比杭州更冇优势,从而冇利于上海重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完成从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过度。另一方面,依据沪杭两市成本费用利用率的变化情况來看,两市的成本费用率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暗示两市在资本方而有一

6、定程度上的联系,随着沪杭同城化的推进,两市资木的交流会更加密切,为点轴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劳动力我们通过工资率来推断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在这里,我们用沪杭两市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来说明,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占很大比重。表3年份杭州市平均每人口J支配收入(元)上海市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元)19959085717220009668117182001108961288320021177813250200312898148672004145651668320051660118645200619026.8620668200721689.3623623200824103.58

7、26675由表3可知,从2000年到2008年,上海市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都高于杭州市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一般具有区域平均化的倾向,工资率差距越人,劳动力转移的趋势越明显,上海与杭州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之差维持在2000元左右,劳动力以及人才在两市转移的趋势并不十分明显。9刀24H,沪杭高铁己开始试运行,交通十分便利。两地间物价水平、生活条件日益接近,工资率成为劳动力以及人才转移的决定因素。2006〜2008年间,上海与杭州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Z差从1641.14扩大到2571.42,人才不可避免的逐步向上海聚集。2、上海市6大支柱产业部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