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病理学课件ppt

心肌梗死病理学课件ppt

ID:4160844

大小:224.01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7-11-29

心肌梗死病理学课件ppt_第1页
心肌梗死病理学课件ppt_第2页
心肌梗死病理学课件ppt_第3页
心肌梗死病理学课件ppt_第4页
心肌梗死病理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肌梗死病理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本演示文稿可能包含观众讨论和即席反应。使用PowerPoint可以跟踪演示时的即席反应,在幻灯片放映中,右键单击鼠标请选择“会议记录”选择“即席反应”选项卡必要时输入即席反应单击“确定”撤消此框此动作将自动在演示文稿末尾创建一张即席反应幻灯片,包括您的观点。冠状动脉解剖与心脏血液供应解剖1.左冠状动脉(LCA)直径4-7mm左主干(LM)2-3mm左前降支(LAD):间隔支(S)(5-10支),其第一分支粗大。对角支(D)2-6支左回旋支(LCX):房室结动脉或左房支、钝缘支(OM)1-4支后降支(PDA)2.右冠

2、状动脉(RCA)直径3-5mm圆锥支(CB)窦房结支(SNA)右室支(RVB)锐缘支(AM)房室结支(AVNB)后降支(PDA)左室后侧支(PL)一、发病机制(一)冠脉血栓形成心肌氧供量↓:AS、冠脉痉挛、血栓心肌氧需求↑:活动(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致血栓形成(三)冠状动脉痉挛诱发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四)血管活性物质、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因子的作用(五)炎症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二、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 (一)病理分类1.根据有无Q波Q波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心肌梗死2.根据病程分类AMI病程2个月以内OMI病程2个月以上3.根据梗死部

3、位分类前壁、前间壁、侧壁、膈面(下壁)、右室。(二)冠状动脉病变与急性心肌梗死1.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壁、心尖部、前间壁、2.左回旋支:侧壁、左心房、下壁、正后壁、室间隔后1/3、3.右冠状动脉:下壁、正后壁、室间隔后1/3、右室4、窦房结动脉:双重血供,受阻可引起窦缓、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房室结动脉受阻引起房室传导阻滞。5、正常或轻度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的冠状动脉基础上发生的AMI冠脉痉挛心肌桥(三)心肌病变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min后少数心肌坏死1-2h大部分心肌凝固性坏死,间质水肿、充血4-6h内缺血区及时治

4、疗尚可恢复12-20h心肌凝固性坏死、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后坏死的心肌纤维溶解,AMI后一周内易发生心脏破裂第二周肉芽、纤维化、第三周肉芽↑胶原纤维4-6周胶原纤维↑↑、7-8周梗死灶愈合。三、病理生理(一)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1、血流中断时间:30s→收缩力↓,几分钟→无运动→反常运动,>20min心肌发生不可逆损害。2.累及面积:10%→EF↓、15%→LVEDP↑;达25%→左心衰;达40%→心源性休克。(二)对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时间:发生在缺血坏死早期,先于收缩功能异常出现。机理:舒张是一个主动耗能过程,另外,A

5、MI时心肌及间质坚硬度增加及EF↓后LVEDP↑结果:dp/dt↓等容舒张期延长,心肌顺应性↓心肌耗氧↑LVEDP↑→肺静脉、肺动脉压↑→肺淤血、肺水肿。(三)Killip分级AMI所致的泵衰竭包括心衰和休克KillipⅠ级:无明显心衰;Ⅱ级:有左心衰;Ⅲ级:急性肺水肿;肺啰音>全肺50%;Ⅳ级:心源性休克;心室重塑(重构)定义:AMI区心肌变薄及室壁瘤形成,使功能性梗死面积扩大,EF↓,其对附近心肌的牵拉→心肌缺血,非梗死区心肌延长,心肌容量↑,引起离心性心肌肥厚,称之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对心电生理和自主神经的影响缺血心肌膜电位

6、降低,促使出现慢反应动作电位。后者的自律活动随电位减少而不断加强,心脏潜在的起搏点由于这种自律活动的增强形成异位行节律。最常见的是室早。缺血区心肌细胞损伤的程度不一致,造成复极化速度不均匀,易引起折返性室速或室颤。传导系统病变与心律失常前壁:交感神经兴奋,心动过速、高血压综合征下壁:副交感神经兴奋、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征传导系统解剖与血供:窦房结动脉、房室结动脉发自右冠状动脉或左旋支。二、临床表现(一)梗死前综合征或梗死预兆发病前一周内出现,因情绪活动或劳累诱发。1.乏力、体力不支,胸闷2.突然发作严重的胸骨后持续闷压剧痛,发作次数

7、频繁,程度加重,时间延长;3.对硝酸甘油效应减弱或无效;4.突发晕厥或心律失常伴心电图ST-T改变。(二)症状1.心前区疼痛:部位、性质、诱发因素、缓解方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2.心律失常:多发生AMI后24h内。3.充血性心衰:轻-肺淤血、重-肺水肿、右心衰。4.心源性休克:AMI后数小时致数天内发生。面积大超过40%、剧痛、老年人及糖尿病人易发生。5.猝死为首发症状:AMI后1h-3天内最易发生。死于室颤或停搏。6.胃肠症状:恶心、呕吐、腹痛。易误诊为胃肠炎或胆石症。7.晕厥:多见于下壁、后壁AMI。8.脑卒中和脑供血障碍:多

8、见于老年人,因心排量↓,影响脑供血所致。可以合并脑血栓形成。9.无痛型:多见于老年人,原因:①休克、心衰脑症状掩盖心脏症状。②中枢神经对疼痛感受阈↑③冠状动脉逐渐狭窄AMI形成较慢,侧支循环已形成;④冠状动脉闭塞极快,立即引起坏死,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