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

ID:41696784

大小:58.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30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_第1页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_第2页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_第3页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_第4页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悖论周熹(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三科423400)【摘要】近年来,在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群中出现了“肥胖悖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木文进行了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和肥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肥胖悖论”的可能机制,并提出了心血管疾病中“肥胖悖论”的深层次认识。【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肥胖悖论耶鲁大学医学院在2005年选取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7767例,随访37个月后发现随着BMK体重指数)的下降病死率有所上升,也就是呈负线性相关。该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虽然降低体重与防治肥胖能够降低

2、心血管疾病发牛的概率,然而,在体重减轻之后,却没有真正改善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甚至变得更差。由此可见,“肥胖悖论”大量存在着,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和肥胖的相关研究1.1肥胖和心力衰渴体质指数的增加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增加,即肥胖会对血流动力学与心血管的结构以及功能产牛负面影响。Kenchaiah等随访观察5881例受试者14年,得出如下结论:BMI每增加lkg/m2,女性患者心力衰渴的发病率会增加5%,而男性患者则会增加5%0另外,Alpert等选取病态肥胖患者74例,经过观察发现临

3、床确诊心力衰竭的患者大约占有1/3,而且在病态肥胖患者发病时间增加的同时,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表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一般情况下,肥胖会给心血管的功能、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增加总血容量、心脏输出量与充盈压,加大了心脏工作量,而且超重与肥胖会致患者的左心房与左心室扩大,使心脏舒张收缩功能出现异常。但是,在有关肥胖人群心力衰竭预后的一些研究中,出现了“肥胖悼论”。根据以上分析,甚至有一些学者认为心力衰竭患者应适度地增加自身体重。1.2肥胖和高血压肥胖人群虽然比非肥胖人群更易患高血压等疾病,动脉血压的上升和体

4、重的增加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在高血压患者中,也存在着“肥胖悖论”。Uretsky等对高血压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共22576例随访2年,得出超重与肥胖组患者虽然没有实现理想的血压控制,然而,总病死率却低于正常体重组,大约为30%左右。与此同时,还有相关研究表明,由于高血压而导致的心源性病死率会因肥胖而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对于非心源性病死率则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对于肥胖过度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心源性病死率仍然是比较高的。因此,应该进一步探讨研究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控制标准,并进行重新设定,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源性

5、病死率。1.3肥胖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过重和肥胖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的总病死率和心血管源性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患者。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中,肥胖作为最为常见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其他重要危险因子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例如,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同时,脂肪过量和年轻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紧密相连。其中,Romero-corral等综合分析了40篇相关队列研究文献,其中共包括25

6、0000例患者,平均随访了3.8年,得出如下结论:对比正常体重与低体重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过重及肥胖患者的心血管源性病死率与总病死率都有所下降。然而,对于体重指数在35kg/m2以上的患者,其心血管源性病死率则有所增加。可以说,随着“肥胖悖论”的广泛存在,应该重新思考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慎重采用过度减肥治疗的办法。事实上,关于“肥胖悖论”的研究没有局限在心血管系统方面,也存在于慢性肾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2“肥胖悖论”的可能机制2.1肥胖的定义存在偏差通常情况下,对“肥胖悖论”的研

7、究,往往是将BMI当作肥胖划定的标准,基本不会对患者的腰围(WC)、臀围与上臂围进行测量。但是,Litwin等经过研究发现,与BMI对比,WC、体脂含量,体重升高比和腰臀比等相关指标更具有较强的预测力,有研究表明,WC和WHR在肥胖和病死率相关性的评估方面与BMI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另外,Lavie等选取了心力衰竭患者209例,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预后最为敏感的一个指标是体脂比,发现BMI五分法所得到的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长期以来,业内习惯使用BMI五分法对肥胖进行界定,然而,目前有研究表明,对比患者脂肪的

8、增加,肌肉增加会给许多疾病的预后带来更有利的影响。所以,对于肥胖指标的选用,还应该进一步研究,以找到更加符合需要、更加精确的指标。2.2肥胖患者需要接受规范的治疗规范和积极的治疗可以有助于肥胖患者更好的康复。BenjaminSteinberg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共13多万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得出随着体重的上升,病死率有所下降,即体重较大的人群病死率较低,并且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