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16980

大小:169.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07-31

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水产养殖学不同干露时间对三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概况:三疣梭子蟹是重要的海捕甲壳类经济动物,在我国沿海及韩国、日本沿海均有产出。2002年韩国西海岸三疣梭子蟹渔获量达18000多吨。其后,韩国三疣梭子蟹的渔获量急剧下降,在2004年以2300吨渔获量创最低纪录之后,三疣梭子蟹的渔获量稍有增长,2006年捕捞4800吨。2007年韩国西海岸三疣梭子蟹渔获量达到12000多吨,仅占2002年产量的70%。日本的状况同样如此,也面临着海捕蟹资

2、源下降的窘境。因此日本的海洋工作者已经开始尝试通过人工放流和浅海、陆上修池试养来提高梭子蟹的产量,但由于成活率等原因,现在还未形成全人工养殖的企业化生产规模,目前韩国和日本的梭子蟹还是大部分依靠海捕供给。三疣梭子蟹也是我国重要的海产大型蟹类,深受国内消费者的欢迎。在人工育苗技术还未成熟之前,我国渔民采用沙池及土池对9-10月份的海捕梭子蟹进行育肥育膏暂养,大大提高了海捕梭子蟹的经济价值,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现今梭子蟹人工育苗已经解决,围塘混养称为养殖梭子蟹的主流养殖模式。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的扩大,生产水

3、平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梭子蟹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且日趋严重,新的疾病也不断出现。同时也变得越发重要。国内外对水产甲壳动物免疫防御机能研究越来越多。梭子蟹免疫主要依靠非特异性免疫,其免疫细胞主靠吞噬和包围化作用发挥其免疫防御机能。其中酚氧化酶前体活化系统、杀菌素和植物凝血素等液性因子主要起杀菌和促进细胞吞噬作用。此外,甲壳动物机体中的各种酶对机体免疫防御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抗氧化防御酶,SOD在生物体内起平衡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作用,是抗氧化系统中的关键性酶,可作为活性氧清除剂清

4、除甲壳动物机体内产生的超氧化自由基。(二)选题的依据三疣梭子蟹有经济价值高,25蟹肉色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居海鲜之首。此外梭子蟹蟹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三疣梭子蟹养殖已经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养殖水产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出口的畅销品之一。(三)选题的意义开展本项目研究,拟通过对梭子蟹进行不同时间的干露,了解梭子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找出影响梭子蟹免疫防御反应和成活率的关键原因。在

5、此基础上对现有集成化梭子蟹养殖和提高海捕梭子蟹成活率等提出改进建议,对促进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1、选择实验对象;2、制定实验方案;3、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4、通过实验,对所得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索不同干露时间及恢复期间对梭子蟹活力(成活率、活动能力)、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对海捕梭子蟹暂养的蟹健康状况评价指标提供参考依据。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将三疣梭子蟹直接通过干露胁迫不同时间,然后取样分析;另外将

6、不同干露时间后的梭子蟹放入水中继续暂养,分不同时间段采样,然后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进行分析,分析指标:血细胞总数、血淋巴凝固时间、血蓝蛋白、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四、参考文献[1]许文军,徐汉祥,施慧,钱冬.养殖梭子蟹酵母菌病感染初步研究[J].水产学报2005,29(6):831-835.[2]施慧,许文军,徐汉祥,李鹏飞.三疣梭子蟹感染血卵涡鞕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1):28-33.[3]许文军,施慧,徐汉祥,HamishSmall.养殖梭子蟹血卵涡鞭虫感染的初步研

7、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7,31(5):27-31.[4]许文军,徐汉祥,JeffShield,施慧,25史海东.海产甲壳类血卵涡鞕虫病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07,14(4):695-701.[5]王新霞,谭北平,麦康森等,β-葡聚糖在中国对虾育苗中的应用[J],高技术通讯,2004.4:71-75.[6]谭北平,周歧存,郑石轩等,β-1,3/1,6-葡聚糖制剂对凡纳对虾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J],2004.5:73-77.[7]刘晓云,张志峰,于利,中国对虾组织细胞中酚氧化酶活力的研究,高技术通讯,2002

8、.08:89-92.[8]宋晓玲,黄偼,王秀华,杨冰,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对虾的免疫防御反应,中国水产科学,2006,13(6):1033-1039.[9]宋晓玲,王秀华,陈国福等,肽聚糖制剂提高凡纳对虾抗WSSV感染力的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5,15(1):74-78.[10]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