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桩沉降变形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DX桩沉降变形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ID:41762507

大小:73.9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1

DX桩沉降变形沉降观测实施方案_第1页
DX桩沉降变形沉降观测实施方案_第2页
DX桩沉降变形沉降观测实施方案_第3页
DX桩沉降变形沉降观测实施方案_第4页
DX桩沉降变形沉降观测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DX桩沉降变形沉降观测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XXXXXXXXXXXXX合同DX桩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工程名称:XXXXXXXXXXXX大桥委托单位:XXXXXXXXXXXXXXX编制:审核:审定:XXXXXXXXXXXXXXX2011年XX月XX日一、概述1、工程概况2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2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31、观测点的布置32、观测频次3三、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71、水准基点的布设32、工作基点布设3四、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4五、观测精度6六、沉降观测实施要求7七、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8八、质量保证措施91、仪器的质量控制9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93、质量保证体系9九、保护措施和制度101、水准基点

2、及工作基点102、监测点及元器件的保护标识103、保护奖罚措施10一、概述1、工程概况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又称“DX”桩,是贺德新先生在总结了国内外桩基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于1998年研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挤扩桩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它以其成盘腔的可靠性,对称性和稳定性,合理地实现了由桩身、承力岔、承力盘和桩基共同承载的,使摩擦桩成为摩擦兼多端支点承的新桩型。这种桩型改变了桩周土的受力状态,较大限度地挖掘了地基土的潜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桩的承载力,通过几年来大量实践证明“DX”桩在同类桩型中,具有显著优势。XXXXXXXX合同位于XXXXXXXX,

3、本标段中XXXXXXXX大桥桩基础均采用此种技术,其中XXXXXX大桥桩基XXX根。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通过沉降观测,可以监测结构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为今后的工程设提供参考数据。目前,“DX”桩在山东省、陕西省、天津等地获得建设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并已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次沉降观测的冃的就是为“DX”提供沉降变形提供可靠的数据,使这种新型的技术在XX市场得到更好的推广,在XX高速公路中的到更多的应用,发挥其优越性,减少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沉降观测的依据标准: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XXXXXXX大桥观测范围是桥梁通车运行后“DX”桩基负载后的沉降观测。1、观测点的布置墩台沉降变形观测点位按照委托单位要求布置测标,桥台布置X点,分别在左侧、右侧耳墙顶;桥墩布设X点,高出地面X米。测标设置方法釆用电锤在观测点位打眼后,钉入膨胀管及钢钉,钢钉及膨胀管涂抹环氧树脂以起牢固作用。2、观测频次本次观测阶段为桥梁通车运行X个月至XX个月,观测频率每X月X次,观测时间X年。三、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1、水准基点的布

5、设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委托单位的要求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基准点使用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水准点共2个,水准基点为设计院布设。2、工作基点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要求,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基点间进行工作基点加密工作基点共16个,工作基点的间距沿线路纵向200m左右布设。工作基点埋设标准参照设计院水准基点埋设,采用二等水准进行测量。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布设示意图、工作基点埋设示意图如下:荃岩点戒深埋水准点监测点监测点线路中线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埋设示意图注:1—盖;2—砖;3—素土;4—贫混凝土;5—冻土线工作基点埋设示意图(单位:mm)四、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根据委托单

6、位要求及《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技术要求确定沉降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A/合和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一般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数值:测量等级二等Ma1.OmmMw2.0mm测站视线长度(仪器至标尺距离)、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下表规定执行: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二等DS1,DSO5W50mWl.0mW3・0m$0.3m注:下丝为近地面的视距丝。测站观测限差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等级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的差基辅分划读数的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0.5cm刻划标尺lcm刻划标尺二等1.5m

7、m3.0mm0.4mm0.6mm1.0mm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闭合环差和检测高差较差的限差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等级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附合路线闭合差(mm)环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二等4長4>/Z4VF6存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L附合路线长度,km;F——环线长度,km;R——检测测段长度,km。外业计算取位按下表规定执行:等级往(返)测距离测段距离各测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